碳排放配额市场化:水泥行业有望优先纳入全国性碳交易

text

当前,水泥熟料价格已逐步恢复至春节前下跌时水平。

根据华西证券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当前熟料再次推涨,碳中和下水泥有望提升估值。长三角沿江地区熟料价格分别于2月19日、2月24日、3月11日3次上调,幅度每轮20-30元/吨,装船价上调至400-410元/吨。这意味着后期天气一旦放晴,水泥发货迅速恢复后(目前五成-六成左右),水泥价格、盈利有望上涨。

自2013年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陆续上线,累计配额成交量4.06亿吨,成交额92.8亿元,平均碳当量的价格为23元/吨。

“最主要的是水泥的碳排放在几个行业内排名比较靠前,占到了13%左右。水泥制造过程中需要烧石灰石,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加上燃煤,所以整体排放量较大。另外,水泥行业在目前的几个试点地区比较成熟,碳交易情况比较好。”3月16日,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郑建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解释道。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范永斌此前公开披露的数据,目前,我国熟料碳排放系数(基于水泥熟料产量核算)约为0.86,折算后我国单吨水泥碳排放量约为597公斤。预测行业年碳排放量为13.76亿吨,占当前全国碳排放总量约13.5%。基于此,水泥行业作为高能耗行业,行业的节能减排对于我国总体实现“碳中和”愿景意义重大。

从免费到有偿?

按照之前的试点,主要采取的是配额免费发放的原则,参考《广东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水泥企业的免费配额比例为97%,按基准线法、历史强度下降法分配配额的控排企业,产量按照协会统计产能的1.3倍,生产天数按照300天计算。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落地,碳排放配额将逐步从免费分配过渡至有偿分配,并可通过公开竞价、协议等方式交易。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组织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

“之前其实也是有偿,但因为此前是根据企业实际产能或者产量来制定分配,因此各个省的配额较足,所以企业基本上不会特别缺。未来随着减碳政策的陆续实施,尤其像‘十四五’水泥行业率先于其他很多行业,要实现碳达峰,这也会导致成本增加。”郑建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国家削减配额,对企业来说,目前主要是产量的压力。“过去我们熟料产量的压减都是通过临时停产、错峰生产等政策。但碳交易是一个市场化的政策,而非行政性政策。对企业而言,如果通过技术改造导致碳排放较少,国家分配的多余配额就可以用来交易。而有些企业它自己的碳配额不够,就要去市场上购买。”

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省2020年度配额总量为4.65亿吨,以电力企业最高的5%有偿配额计算,最大碳交易市场为2300万吨,按照当量23元/吨计算,市场空间为5.29亿元(并且主要为电力企业),整体对于水泥企业影响不大。

以上市公司塔牌集团为例,会计报表中对取得的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放的免费碳排放权配额,公司不确认资产,也不确认政府补助,不做会计核算。对有偿取得的碳排放权配额,视持有目的进行分类。以自用为目的的,公司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以出售为目的,公司作为存货核算。有偿取得的碳排放权配额按取得初始成本进行计量,并按持有目的适用的准则进行后续计量。其中,2019年购置的碳排放权为400万元左右(相较净利润17.23亿),主要购买为粉磨站自用及公司有一条金塔线建设时间较久能耗较高,但整体看对于水泥企业整体成本影响不大。

成本上升

随着各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的临近,这对于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成本负担将陡增。

在郑建辉看来,新政实施后,水泥企业的碳排放额或将进一步缩减,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比如根据你的供电量或者实际的产量,进行碳排放分配。配额减少之后,整个行业很多企业可能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配额不够却仍要继续生产的话,购买配额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减碳,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改造,比如碳捕捉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新的设备购置、燃料替代等,这些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考虑到中国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水泥行业的技术革新也在途中。按照目前的处理技术,要达到完全碳中和,总体生产成本要增加几百元/吨,当然这是40年后达到的目标,但是总体的方向不变,通过环保手段拉开行业差距,技术落后企业逐步淘汰出市场,有利于行业市场继续向龙头集中。

对于当下水泥企业如何应对,郑建辉表示:“现在来说,比较困难的是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问世,虽然行业内在做一些小范围的尝试,但没有形成可以推广的常见性的技术。当然,距离2060年还有很长的时间,未来肯定会有新技术的迸发来推动碳中和的目标达成。”

财信证券分析师周策给出了一种可能的技术路径:“水泥企业可以依托二代水泥技术标准来对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通过使用先进的旋窑,分解炉,辊磨系统等降低生产能耗,根据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标准指引,新型熟料水泥可比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5%以上。”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以“二代技术”为目标推进水泥技术创新》等六个新格局工作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将对水泥行业在产的生产线全面进行提升改造,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推动下,水泥行业技改需求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