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亚太日报特约新华社驻韩国首席记者、前东京分社社长冮冶(图),撰写独家专栏“
旧闻新读:日本镜像(点击阅读)
”。回味其前后长达13年旅居东京的工作和生活 。
在東京街頭,時常能聽到從揚聲器裡傳出來悅耳的音樂聲,有時是在清晨,有時是在傍晚。在駐日相當長的時間裡,我一直對這莫名其妙的音樂聲迷惑不解,樂曲還不盡一樣,有很熟悉的名曲名歌的曲調,也有類似廣播體操的音樂,聽著聽著就沒有了,時長也就一分鐘左右。
我想,這大概是附近學校做廣播體操時播放的音樂順風飄來的吧,或者鄰近的哪個社區用音樂來報時吧。其實,都不是。這是日本各地普遍設置的“防災廣播”每天在以這種特有的方式在測試設備。
全世界的地震約20%都發生在日本附近。日本每年觀測到的大大小小地震在千次以上,有強感地震也不在少數。駐日多年,對地震已習以為常,每每有強感地震(因為最初幾十秒或1分鐘內是無法判斷震級的)發生時,作為記者首先想到的是在第一時間把可能是災難性地震的消息發出去,而不是房倒屋塌。
一天深夜,我還在辦公室。突然,整個房間都搖晃起來,我默數了大約有20幾秒,估計地震規模不會小,於是打電話給英文記者,深更半夜居然宿舍裡沒有人!可是,在連接宿舍樓與辦公樓的鐵橋上,這時已響起了急促的“咚咚”腳步聲。大家趕來發稿了。
地震在日本就是這樣在我們毫無知覺的情況下頻繁襲來。
按照地質板塊學說,當太平洋板塊向西呈水平移動時,它就會俯衝到相鄰的亞歐板塊之下。於是,當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發生碰撞、擠壓時,兩大板塊交界處的岩層就會出現變形、斷裂等運動,繼而爆發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
日本列島正是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日本東部海域,每相隔100年到150年就有可能發生一次里氏8級以上的大地震。這可不是聳人聽聞,這是日本長期觀測與研究所得出的結果。
1707年,日本東海域曾發生里氏8.6級的“寶永地震”;1854年在這一海域又發生了里氏8.4級的“安正地震”。從那時起至今,又是150多年過去了,這一海域地下蓄積的巨大“能量”隨時都有可能釋放出來,因而“東海大地震”任何時候襲擊日本都不足為奇。
日本官方地震調查委員會曾預測,在今後30年內在以靜岡縣中西部為震源地的里氏8級左右的大地震發生概率在87%。抗震防災已成為日本國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
大地震不是說明天就發生,也不是說明天就不發生。日本人常備不懈的抗震防災意識讓我們從防災廣播的每天測試中可略見一斑。
平日我們從這種防災廣播中聽到的是悅耳的音樂聲,可真要是大地震發生時這種悅耳的音樂聲就會變成警報聲、氣象臺發佈的緊急地震來襲預報以及首相的“警戒宣言”。
“警戒宣言”是擬就好的在東海大地震發生之前首相通過廣播、電視等要求國民迅速做好防災準備的公告,內容是:“不久(兩三天以內或數小時以內)將發生地震,請各自做好防災準備。”一旦“警戒宣言”發佈,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會動用包括警車在內的所有手段廣而告之。當你聽到警車的警笛響45秒、間隔15秒、再響45秒、再間隔15秒時,你首先要想到,這是政府發佈“警戒宣言”了,大地震來了,趕快避難吧。
日本人抗震防災意識強,日常抗震防災準備也很到位。日本各個行政區域都有非常細緻的防災地圖,而且把災害發生時各個地區危險程度按顏色區分開來,讓每位居民心中有數,到時候應該先到哪裡去集中,再到哪裡去避難,清清楚楚,把避難也“設計”得井然有序。各個行政區域都有指定的“綠色避難區”,通常是學校、公園等寬敞地帶,那裡還集中備有救災物品。
日本幾乎家家都備有防災手冊,一般都是政府部門免費分發的。有了它,按照上面說的去做,到時候能“臨陣不亂,沉著應對”。在我的手頭上就有一本警視廳分發的預防地震的小冊子。小冊子既內容豐富又簡明易讀,從室內室外安全確認,到緊急情況下應帶出哪些物品、平時應儲備哪些防災用品、哪些工具在災難發生時用得著等,一一詳盡。還有你所在的社區、公司的防災對策、演習等等。
大地震襲擊東京,屆時可能所有的交通都要中斷,在東京上班而居住在東京以外地區的人口大約有四五百萬人不能像往常那樣乘車回家。東京都專門有可徒步離開東京的防災地圖。
那年,我曾採訪過一位日本防震專家。他認為,儘管人類目前還無法避免震災,但人類在震災面前並非束手無策,抗震、隔震技術的研究,防震意識的提高,將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他在講到日本防震方面的研究時提到了“生命線工程”研究。他說,大地震的發生與否不是人的意志能左右得了的,防震的最主要目的是保護人的生命。當房倒屋塌時人的生命安全怎樣才能得以保障,這就是“生命線工程”研究的中心內容。因而,在建築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即使建築物被嚴重毀壞了也要給人留出賴以生存的空間、逃離險境的通道、暫時避難的場所等諸多因素。而提高人的防震意識和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能力也是“生命線工程”研究內容的一組成部分。
日本是在1891年濃尾地震(名古屋)後開始從事有關地震研究的,這與從古代就對地震有研究的中國相比歷史要短得多。但是多發的地震又促使日本不斷地追求防震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以及通過種種方式強化國民的防災意識。
近年,一種叫做“緊急地震速報接受裝置”開始在機關、醫院、企業、學校乃至家庭普及起來,它能立馬接收到氣象部門發出的地震預報,使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防災準備。氣象部門之所以能夠在地震襲來之前的幾秒、幾十秒發出預報,是利用了地震發生時產生的“P波”(Primary Wave)與“S波”(Secondary Wave)傳遞的時間差。據說,呈直線運動的“P波”破壞性不大,每秒傳遞速度約7公里。而呈曲線運動的“S波”可以導致房倒屋塌,每秒傳遞速度約4公里。日本氣象廳在全國約200個場所設置了地震觀測儀,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在全國約800個場所設置了地震觀測儀,上千個地震觀測儀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時時捕捉地震波的網路。
只要地震震源不是在你的腳下,你的家中或單位安裝了“緊急地震速報接受裝置”,你就有可能在房倒屋塌前獲得那足以逃生的寶貴幾秒或幾十秒。據說,提前一兩秒,你可以遠離可能傾倒的大型衣櫃或書架;提前5秒,你完全可以鑽到桌子下面避難。如果有那麼提前幾秒幾十秒,高速行駛的新幹線列車可以緊急制動了,降低車毀人亡的幾率。
2005年8月16日在宮城縣海域發生了里氏7.2級地震,日本有許多地方在“S波”來襲之前10秒到25秒就獲知地震警報,從而及時應對,獲得了明顯的防災成效。據推測,一旦東海大地震發生,東京在“S波”襲來之前的40秒,可能警報就已拉響了。(作者:此篇寫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大地震前)
作者簡介
冮冶 新華社高級記者
毕业於北京外国语大学,长期从事对日报道及国际新闻报导,曾三次作为新华社记者常驻东京。
歷任新华社国际部亚太新闻编辑室主任、新华社北美总分社(纽约)中文编辑室终审发稿人、国际部发稿中心编委、东京分社社长。
现为新华社首尔分社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