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繪丹青——中國女畫家眼中的阿拉伯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周潼潼、王昕)“突尼斯、也門、約旦、敘利亞……”一個又一個阿拉伯國家的名字被寫上標簽,貼在一個貝都因人部落特色的手工編織袋上的小格子裏,每格裏鼓鼓地塞著相應國家的資料、照片、素描等。

這是72歲中國女畫家楊明威的工作間,十多平米的房間乾淨簡潔,身處其中很容易便覓得阿拉伯國家的印記:入門的桌子上擺放著來自也門的彎刀匕首、敘利亞的清真寺壁畫,墻角堆著她大大小小的畫作,墻上兩層高的架子,一層以年份為標注、擺滿她多年來行走阿拉伯國家的日記、畫展事務文件,一層是近二十本以國家分類的采風素材畫作及照片、圖片。

站在靠窗的書桌前,年逾古稀的老人喃喃地說,“我太愛阿拉伯了,聞到他們的氣味,就知道我們會是一家人。”

阿拉伯國家主要分佈在西亞、北非地區,2000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曾經成為連接中阿人民友誼的紐帶,是中阿共同的歷史基因,給中國和阿拉伯世界帶來和平與繁榮。

楊明威畢業於解放軍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自1987年開始,她多次獨自一人遊歷阿拉伯國家,從兩河流域到地中海沿岸,從撒哈拉沙漠到阿拉伯半島的最南端。楊明威在旅途中創作了近千張寫生畫作,素材、畫片等近萬張,畫筆觸及阿拉伯國家的古跡、建築、清真寺等,也有田間的婦女、街頭少女等當地人物,更有傳統食品椰棗、葡萄乃至繡物、拖鞋等生活小物件。

無論貧富,不管在城市還是鄉野,“慷慨、好客,謙遜又講禮節,有宗教信仰因而更守信義”,這是楊明威眼中的阿拉伯人。“他們的這些品質和信仰有關,更是阿拉伯民族骨子裏帶出來的東西”。

中國面孔,講流利的阿拉伯語,懂當地文化習俗,還會作畫。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使得楊明威在阿拉伯國家備受歡迎。

她說,曾有過好幾次,她在村莊或城鎮間坐公共汽車,當地人看到她便好奇地圍過來,熱情地交談,又看她的畫作,大為讚嘆,到達目的地後,一車人爭相邀請她去家裏做客,一頓吃完,還有另一家等著。

她也因此得以有機會遍嘗阿拉伯各國的美食。“突尼斯的椰棗晶瑩透亮,味道最好;也門的大餅口感最棒,據說能分30多個品種;敘利亞物產最為豐富,各種醬菜和橄欖味道都相當好”。

多年獨自行走,當然也有過危險的時候,阿拉伯人的淳樸與善良卻總令她化險為夷。

上世紀80年代她在伊拉克工作時,有次與同事開車前往卡爾巴拉,在當地迷路,便找一位路過的青年問路,青年開著自己的摩托車一路在前方指引,足足開了180裏,把他們送到目的地才離開,卻不收分文,只說和他們合影留念就算是報酬了。

長期和阿拉伯人打交道,楊明威的行事風格受到他們的影響,“和阿拉伯人相處,我感到很自在,他們的待客方式我也認同,不管你的身份地位是什么,只要有值得尊敬的地方,我都願意真誠招待你,幫助你,與你做朋友,不要任何回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