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增速将翻番,氢能和液态阳光能解决它的间歇性问题?

界面新闻

text

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中国需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2月1日-2日,长城·国际可再生能源论坛在河北张家口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表示,在中国能源结构中,需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

杜祥琬称,“十四五”期间,应做到煤炭消耗不再增长,煤达峰需在“十四五”期间实现。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王耀华表示,非化石能源将逐步成为主导能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率将进一步提升。

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计,202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有望超过20%,本计划在2030年实现的目标将提前五年实现。

2040年-204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超过50%。深度减排情景下,2060年这一占比将超80%。

2019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为15.3%。

王耀华预计,2025年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过10亿千瓦;2035年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20亿千瓦;2050年则将超过40亿千瓦,“不停翻番,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风光等新能源具有间歇性、不稳定等特性,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为业内探讨的问题。

国务院原参事、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石定寰在会上表示,除加大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外,还需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建立智慧能源系统。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称,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仅需要太阳能、风电等,更需要氢能作为能源的载体和储能的方式,配合可再生能源形成真正的新能源体系。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会长魏锁认为,发展氢能产业,能够带动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对中国减少油气对外依赖、高耗能产业清洁转型等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魏锁称,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高压槽车、液化或管道输氢,张家口可将绿色氢能源源不断地送往京津及本省城市和地区,成为未来京津冀清洁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氢能项目开发部工程师任志博也提出,氢是“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重要补充,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可再生能源向其他一次能源转化的重要媒介。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氢能将占中国终端能源的10%。

根据碳排放的强度,氢气可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任志博提出,从脱碳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绿氢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是最重要的绿氢生产方式,但目前受困于高成本,未能实现大规模应用。

他进一步表示,随着风电、光伏开发利用规模增大,度电成本预期持续降低,电解制氢的成本存在进一步下降空间。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张涛则在会上介绍了液态阳光的概念。他表示,液态阳光是通向零碳排放的路径。

液态阳光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制取绿氢,再和二氧化碳结合制取甲醇,变为可方便传输使用的液态能源载体,即绿色甲醇。

张涛表示,绿色甲醇能量密度高,是理想的液体能源的储运方式。作为能源转化中枢,能够在碳足迹全流程上解决能源的清洁性问题。

在他看来,液态阳光可以起到拓展氢能应用产业链、降低碳排放、实现碳利用等一举多得的效果。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对此表示,甲醇是理想的化学储氢分子,绿色氢能及液态阳光是新的储能形式。

他表示,绿色氢能及液态阳光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特别可解决边缘地区可再生能源及弃电问题,解决跨季储能及长周期储能问题,可成为除(特)高压输电之外的另一种规模化输送能源的途径。

此外,将可再生资源发电大量转化为液态阳光,代替汽油,可缓解石油进口的能源安全问题,同时实现规模化减排二氧化碳,对碳中和碳达峰做出直接的贡献。

张家口是全国首个将可再生能源电力纳入电力市场交易的城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例30%。

2015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该示范区是目前国内唯一由国务院批准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张家口市正着力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已出台《氢能张家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已建成年产氢气1400吨的海珀尔制氢项目、年产氢气637吨的沽源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崇礼大规模风光耦合制氢项目等正加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