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拾柴點燃夢想:眾籌模式在中國悄然興起

text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

題:眾人拾柴點燃夢想:眾籌模式在中國悄然興起

新華社記者章利新

南婷

王曉潔

中國大型電商京東近日推出眾籌業務“湊份子”。這是繼阿里巴巴和百度之後,又一中國網絡巨頭進入眾籌領域。業內人士指出,眾籌模式在中國已形成全面興起之勢。

記者瀏覽發現,京東眾籌首批推出12個項目,主要包括智能硬件開發、大眾文化項目等。出資者的金額少則幾十,多則數萬。推出短短3天,絕大多數項目都已經超過籌資目標,最多的已經達到目標的十多倍。

京東金融眾籌業務負責人金麟說,產品眾籌會成為電商形態的有益補充,可以將電商平臺在產業鏈的位置前移到量產以前的階段。京東眾籌平臺還會跟京東智能雲等一起配合,共同營造智能硬件的閉環。

“眾籌”譯自英文Crowdfunding,意為面向眾人籌集資金。這一模式下,創業者可以在眾籌網站發佈創業計劃,獲得啟動資金或天使投資,網站獲取佣金作為回報。中國的眾籌行業在2013年開始快速成長。

金麟說,對多數人來說眾籌還是很陌生的概念,它在形式上有三個特點:一是預售性,經過一段時間支持才能得到項目回報;二是排他性,只有特定時間點在眾籌平臺上才能買到特定產品或體驗;三是每個夢想都有一定的成立條件,目標金額是眾籌的一個重要特點。

“眾籌模式高度體現了網際網路金融的特徵:去中心化、點對點直接交易,大大節省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鼓勵了‘草根’創業者,也開拓了投資新渠道。”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表示。

融資難是許多創業者面臨的挑戰。然而,隨著眾籌商業模式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業者有了新選擇:到網上去融資!熱門軟件“嘀嘀打車”“下廚房”等均是在眾籌平臺完成首輪融資。

預售服務模式是創業者在網上發佈創業計劃,設立目標融資額,資金到位後將產品或服務回饋給支持者。為規避法律風險,創業者必須以產品或服務回報支持者,不能是資金或股權。在中國,點名時間、眾籌網、追夢網等是較為知名的此類網站。

酷愛設計的白明輝就是眾籌的受益者。他開發了一款防水紙錢包,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在“點名時間”發佈了5000元籌資計劃,卻獲得了來自158個人的1.36萬元資助,出資69元就可以得到一款錢包。

股權眾籌是創業者將項目上網,面向投資者出售部分股權以獲得天使投資,可以理解為“股權團購”。在中國,“天使匯”是首家股權眾籌網站,已有千餘項目上線,700多個投資人入駐,70餘個項目完成了超過2億元的融資。

近日發佈的中國首份《眾籌行業月報》顯示,今年5月,國內眾籌模式下實際發生的投資項目402起,涉及投資金額達2052萬元,平均投資金額5.1萬元。其中綜合類眾籌項目主要集中在智能電子產品、原創設計類、音樂類項目。

在姜奇平看來,眾籌的價值在於借助網際網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而高效聯結創業者與投資者兩端,還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風險投資、私募股權等容易忽略的“微創業”空白。

在幫助創業者的同時,眾籌也激活了投資需求。“天使匯”CEO蘭寧羽說,很多人有實力、也有興趣做天使投資,但缺乏信息和渠道,“希望股權眾籌平臺能喚醒潛在的天使投資需求”。

在美國,眾籌網站已經成為創投圈的顛覆者,吸引了一大批知名投資人與投資機構。而在中國,眾籌剛剛興起,信用體系不完善、政策法規滯後、商業模式不清晰等問題困擾著這一新興行業。

針對股權眾籌問題,中國證監會近期專門對股權眾籌行業進行了調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目前正在充分借鑒境外監管經驗並結合調研情況的基礎上,抓緊研究制定眾籌融資的監管規則。

除了金融投資領域,眾籌模式還在公益等領域擴展。京東首批推出的眾籌項目中就有一個公益項目:為彝族鄉村兒童捐贈2個圖書角,短短幾天已籌集兩萬多元。

“公益眾籌”已經作為一個跨界產物應運而生。各大眾籌網站基本都設有“公益”板塊。有業內人士指出,眾籌平臺增強了公益項目發起人和認籌者的互動開放式運作,有利於項目與參與者形成更加緊密的關係,這也是“全民公益”時代的一個注腳。

專家指出,借助網絡手段調動大眾力量推動投資、創業、公益等,當前已成為了一種趨勢。眾籌模式讓眾多“草根”更多地介入個人或機構的創業或實現夢想的過程,他們不再只是消費者或旁觀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