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3年后,中国人用抗疫捐赠,给拉贝“回”了一本“日记”。
近日,从南京、浙江等地发出的一批捐赠抗疫物资,陆续抵达德国,第一时间紧急转送至德国海德堡。
在这份捐赠物资清单上,受赠方一栏填写着“托马斯·拉贝”“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等。
谁是拉贝?
不少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他曾救了“25万中国人”
托马斯·拉贝,是约翰·拉贝的孙子。
那约翰·拉贝又是谁?
很简单:他是赫赫有名的《拉贝日记》作者。
约翰·拉贝的名字,在南京妇孺皆知。抗战时期,他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与其他国际友人共同建立国际安全区,收留和拯救了约25万中国人。
他留下的《拉贝日记》,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电影《拉贝日记》海报。
约翰·拉贝给予南京的这份巨大恩情,83年来一直被铭记。
疫情发生后,3月中旬,他的后人托马斯·拉贝医生向中国驻德大使馆求助,提请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他及其所在医院提供一种中国生产的药物。
对这份恩情的回馈,也由此开启。
拉贝后代的求援声传至国内,引发了广泛回响。国内相关部门和企业立即行动起来,为了寻找拉贝医生所需的药物,中国驻德大使馆、工信部、浙江省政府等各部门出面协调,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多家药企也紧急动员。
拉贝医生对药品的需求是10人份,中国企业则提供了40盒。这些药品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拉贝医生手中。
这份还恩,随后得到了接力。得知此讯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积极助援寻药,最后收到的却是药企的主动捐赠;有的药企也闻讯自愿捐赠了1500人份的药品。这些物质都被接连送至海德堡。
83年后的“涌泉”回报
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约翰·拉贝带给中国的,是救了“25万条生命”的大恩。
这份恩情曾经有机会得还——1938年,拉贝回国,因反映南京大屠杀的情况受到了德国当局的迫害,消息传回国内,他得到了当年被救者的援助。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80余年后,他的孙辈又向中方求助,这份恩情需要接力回报。
某种程度上,拉贝当年写了个以“救助”为主题的《拉贝日记》,而中国人如今又“写”了一篇“回馈拉贝日记”,主题是“援助”。
贯穿其中的共同主题,则是人道主义。
关于人道主义,有两个信条总被提及:“人是目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拉贝当年建“南京安全区”,是为了“人”——救助那些无辜的生命,用人道主义精神抵御屠杀与劫夺。
而现在,中国多方援助拉贝后人,也是为了“人”——帮助他,也是在帮助更多患者脱困。
这种“人道主义”,在此次疫情中四处可见,合起来也成了抵御病毒的精神城墙。
新冠肺炎疫情是场全球性灾难,面对这场灾难,人与人之间需要守望相助,国与国之间也是。
经历这场疫情,我们已经见证了国家间的情谊传达,这份真情跨越种族与国别——
疫情暴发初期,2月中旬,在以色列的哭墙前,这个犹太人最神圣的地方,有大批当地人聚集于此,为中国的疫情祈祷。
几乎与此同期,中国收到了大量来自日本各界的义援物资,“山川异域,日月同天”,日本附诗文相助。
而在中国疫情稳定后,也连续向日本回赠大批义援物资,以“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为和。
疫情在全球蔓延开后,中国一直在进行国际援助,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向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各种物资捐赠和医疗援助。
这既是秉承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义举,也是对很多国家“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回馈。
截至目前,德国累计确诊病例已逾17万人。此前,德国已经收到南京、上海、武汉多地发出的防疫物资、医疗物资,钟南山院士、张文宏教授等专家也以视频连线方式向德国分享诊疗、防护经验。
而对于拉贝后人的接力援助,显然是这些国际援助中很“特别”的一例。
这份要回馈的恩情中,有着沉重的历史记忆,有延续了80多年的国际友谊,有对中国人民老朋友的深切怀念与感恩,也有对其身处困境的子孙的关心与惦念。
拉贝医生发声求援后,海德堡市也收到了源源不断的各项援助,海德堡市长代表在收到中国捐赠物资后说,该市抗疫物资紧缺,中方此举堪比雪中送炭。
这其实是两种人道主义跨越83年的“应和”。
▲中国运往德国的防疫物资。图片来自微博
“山与山不相遇,人与人总相逢”,这是贴在中国对德义援物资上的寄语。
“人与人总相逢”,而拉贝、中国人、拉贝后人的情感联系,就对此做了最好的注解。这些情感关联汇在一起,也合成了一本厚重的日志,这部日志从头到尾都写着一个大字——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