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熊玉琴】6月3號,以"共享深圳"為題,探討深圳"共享發展"思路的改革30人論壇在深圳市創新發展研究院舉行。
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體系滯后于經濟發展
市民政局救災處負責人表示,07年我市已經成為全國首個GDP超過1萬美元的城市,08年GDP超過1.29萬美元,是一個高收入國家的基準線。但我市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的制度整體的格局和模式跟全國基本上保持一致,已經滯后于我市經濟發展,未能形成與經濟特區相匹配的一個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的一個格局。
社會福利、社會救助主關部門涉及民政、教育、衛生、住建、人力資源保障等等政府的部門職責既有重合也有交叉,未能形成一個系統整合的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的部門體系。主管福利和救助的部門政策的碎片化,帶來資源的分散,未能發揮集中的效應。
該負責人提出了下一步的改革思路:第一,建立健全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的同步協調機制,由主要領導牽頭,各部門作為成員定期研究,把一些相關政策統一起來;第二,推進構建與經濟水平相適應的普惠型社會福利體系,既不滯后也不過度超前;第三,希望進一步完善和推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四,社會福利救助體系還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財政統計預算指標,建議形成穩定的動態機制和調整機制,并嚴格按預算收支執行。
他進一步表示:深圳是1300多萬人建起來的,為什么只有300多萬人去享受這個成果,改革的成果還是要讓全體的市民能夠共享成果、發展。
十三五期間引入深人才至少50%將無房
市住建局房改處負責人表示,目前深圳住房保障覆蓋率還是很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覆蓋人群大約是136萬人,如果按官方統計的常住人口1078萬來算,保障率才12%多,未達到國家提出的20%。
從常住人口本科以上學歷人口占比來看,我市大專以上的人口比例占到24%,北京是35%,上海是31%,廣州是31%,紐約是52%,首爾是50%。這跟我們國際化的、現代化的城市發展戰略是非常不匹配的。十三五期間,深圳可能還要引進約132萬的本科以上或技能型人才,他們中至少50%的人在深圳沒有房子。"
據人社局反映,深圳引進人才的數量已略呈下降趨勢。本科以上學歷,從2011年的59.76%降低到目前的55%,尤其是碩士和博士占比下降更多。亟需通過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來緩解高房價帶給人才的擠出效應。"
該負責人分析,除了土地資源稀缺和人口結構特殊的因素外,長期以來過于強調房地產的經濟功能,而忽視了其社會功能。商品房價高企給住房保障帶來影響。"
她表示在下一步住房基本思路還是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要處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系,對于住房保障這一塊還是要堅持政府為主,從住房的設計上來講,要建立一套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持、地段有保障的符合我們深圳市情的住房供應和建設體系。
共享、共建和共治三者并行才有意義
對于如何"共享深圳",參會的專家展開熱議,發表了看法。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原副主任鐘曉渝認為,共享要和共建、共治三者并行起來才有意義。
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哪些人有條件來共享。共享深圳,一定是普惠型的,就是要打破身份鑒別,打破特殊人群的補貼的這些觀念。
深圳市法制辦副主任胡建農認為,共享深圳的對象不能只限于戶籍人口,應包括所有在深圳的市民。
前海管理局副局長何子軍說,共享經濟是打開邊界,而不是消除邊界,在打破的同時還要設立新的邊界,否則將無限延伸。深圳目前階段,過度的福利可能對深圳的傷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