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護苗基金的教育巡回車十多年來服務了近30萬香港學生。 圖片來源:新華網
最近一段時間,各地校園性侵案頻發,令公眾義憤填膺。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既需要嚴刑峻法的震懾,也需要政府、學校和社會建立一個健全的保護機制。或許,來自香港的經驗,會給我們以啟示。
專門機構統籌 制定程序指引
在香港,社會福利署下轄的家庭及兒童福利課負責管理家庭和兒童福利工作。性侵害,在廣義上和身體虐待、精神虐待和疏於照顧一起,被列為虐待兒童的四種表現形式。社會福利署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統籌各方力量,主動采取預防措施,盡早揭露涉及兒童的性侵犯案件,並為受侵害的兒童提供事後救濟。
在社會福利署制定的《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中,詳細列明了社區、學校、診所、心理咨詢機構、慈善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處理涉及兒童性侵害案件的程序和註意事項。社會福利署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社會福利署非常歡迎各界能夠充分參閱這個指引處理有關問題,這本指引在網絡上公開,每一個人都可以查閱。
記者發現,這本指引在香港采用率非常高,幾乎所有的相關機構會按照指引處理兒童被性侵犯的問題。香港護苗基金,是一個專門致力於保護未成年人免遭性侵犯的慈善團體。總幹事譚紫茵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護苗基金完全是照著這個指引做事,它非常有用。
定義清楚明晰 強調盡早識別
據社會福利署統計,2010年香港共發生334起針對兒童的性侵犯。而根據《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性侵犯既包括直接與兒童發生性器官的單方或雙方接觸,又包括在兒童面前露體或觀看兒童露體、向兒童展示色情物品等間接性侵犯。直接性侵犯會給兒童的成長帶來重大創傷,間接的性侵犯對兒童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早年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僅有3%的受侵害兒童會選擇報警求助,因此如何盡早識別兒童被性侵害成為保護兒童工作的重中之重。
從事保護兒童工作的誌願者曾美怡說,有時候家長突然發現小孩子不願去學校了,一定要深入了解原因。是因為老師太兇,是因為受同學的欺負,或者是因為孩子被性侵犯了。所以家長要註意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多和孩子溝通。
在指引中,香港社會福利署列出了被性侵害兒童的表征,其中既包括各種生理創傷,也包括諸如驚恐、吸允手指、噩夢、學習時精神恍惚、被觸摸時反應激烈等一些行為表征。“在香港,相關案件往往首先是由家長和老師舉報的,所以讓他們了解這些表征非常重要,曾美怡補充道。
既註重調查 又註重跟進保護
通過設立熱線電話,社會福利署接受來自受侵害兒童、家長、學校、警方、醫院、社區誌願者或其他社會機構的舉報。一旦接到舉報,社會福利署將展開調查。如果有關案件非常嚴重,社會福利署將會同警方和臨床及心理醫生組成保護兒童特別調查組調查案件。
另外一方面,社會福利署會在10日內召集警方、學校教師、學生輔導主任、心理學家、幼兒工作員、精神科醫生、醫生及護士長等有關專業人士召開多專業聯席會議,研究如何制定專門政策,保護在案件中被侵害的兒童。
譚紫茵說,“據她了解,在香港兒童被性侵犯的個案中有超過七成的施暴者是兒童身邊的熟人。兒童需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氣才能說出真相,這對他們的心理壓力非常大。
去年,香港一名沈默了26年的學生終於勇敢地站了出來,指認曾經性侵犯她的老師。在她被侵犯的兩年時間裏,一直擔驚受怕,最終不得不選擇離開傷心地,遠去澳大利亞留學,還因此患上了抑郁癥。
“被性侵犯的孩子未來在自尊、與人溝通、婚姻關系等問題上很容易出問題,甚至有的孩子還因此成為了施暴者,譚紫茵擔憂地說。通過查詢指引,記者也了解到,社會福利署主持召開的多專業聯席會議提供的事後救濟非常全面。專家會視受害兒童的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包括指派社區誌願者給受侵害的兒童提供個人或家庭輔導,安排臨床、心理醫生進行治療或實施心理幹預,為受侵害的兒童尋求相關經濟和法律援助等等。
采取合理措施 防止二次傷害
根據指引,社會福利署在處理兒童性侵害案件中,首要考慮的就是兒童的安全和利益。因此,香港從多個角度設計調查方法,避免由於調查本身對兒童造成二次傷害。
首先,考慮到讓兒童描述案件經過可能會對其造成進一步傷害,社會福利署要求盡可能不讓兒童重復受侵犯的經過。而香港《刑事訴訟程序條例》也規定保護兒童特別調查組與受侵害兒童會面的錄像可以作為證據,提交法庭,使得在一般情況下兒童不必到法庭再次描述案件。
如果法院需要傳喚兒童作為證人出庭,兒童應當通過有線電視直播的方式作證,並且可由社區誌願者等專業人士陪同。該專業人士主要負責向兒童解釋法庭程序、於庭審前陪兒童參觀法庭以及最終陪同兒童作證。
在采訪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也提到對執法者進行培訓的重要性。而香港在處理這類問題時的一些細節往往令人眼前一亮。有媒體了解到,如果法官需要會見受侵犯的兒童,他會除掉傳統的法袍和假發,塑造一個親切的形象。
同時,社會福利署也要求所有參與調查的人員謹慎地向公眾披露有關案情,避免兒童受到各方壓力或遭受心理創傷。譚紫茵在接受另一家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印象中,這麽長時間以來,從來沒有過兒童受害者的身份被暴露出來的。
教育巡回車內,誌願者給孩子們講解自我保護技巧。 圖片來源:新華網
保護兒童 學校教育是關鍵
保護兒童免遭性侵害,既要社會各方協同努力,及早揭發相關案件,為受侵害兒童提供事後救濟,也需要學校制定性教育方針和政策,讓學生掌握保護自己的知識。在香港,比起校園性侵害案件,校園的性騷擾更常發生。因此,提高學生處理涉及性的有關問題的能力是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
一方面,香港教育局將協助學生發展健康的人際關系作為教育的目標,在課程設計中融入兩性相互尊重和諧共處的內容,要求學生深入地了解性別平等的重要性,正確處理兩性相處、戀愛、親密行為及性態度等課題。另一方面,教育局也為各級學校提供教案範本,幫助學校舉辦預防性的輔導活動,以加強學生面對性騷擾乃至性侵害時的警覺性和拒絕技巧。
“教育工作者有責任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學校環境, 譚紫茵說,“從某種角度講,學校老師預防和處理類似問題上,並不太專業,他們也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和幫助。從2003年起,香港教育局要求所有新入職的校長必須修讀專業發展課程,其中就包括有關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的培訓內容。
然而,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最近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47%的受訪學校並沒有制定防止性騷擾的政策。對此,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楊耀忠在接受另一家媒體采訪時指出,“學校,尤其是中小學教師工作繁重,多不清楚應如何制定相關政策。接受記者訪問的香港某公立小學校長也坦言,學校已經註意到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性,但是只能在暑假才能有時間去展開相關工作。有專業人士就指出,教育局應當在學校推動反性騷擾政策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設立性犯罪黑名單 杜絕魔鬼教師
對學校而言,防止不法之徒混入教師隊伍也非常重要。2008年,香港一名男教師性侵犯一名女生被判入獄。釋放之後,他竟然可以在另一所學校獲得教席,重掌教鞭,令市民非常不安。有鑒於此,香港警方於2011年12月推出“性罪行定罪記錄查核機制,該機制可以讓學校預先查詢擬聘用員工是否有性犯罪記錄,將有性犯罪記錄的準教師拒之門外,以免更多兒童遭受性侵犯。
值得註意的是,這個機制不只適用於教師,而且適用於一切從事照顧兒童或無民事行為能力者的職位。
而五月底宣判的一起案件則再次挑動了香港公眾的神經。據悉,香港小童群益會的一名有性侵犯兒童前科的活動助理,因再次性侵犯兒童被法院判處入獄40個月。審理該案的法官批評有關機構在聘請被告前並未調查其背景,認為機構有責任為所服務的兒童及家長著想。對此,有特區立法會議員則建議擴大查核機制的申請者範圍,將查核機制開放給家長和慈善機構使用。
全社會協動 非政府組織非常重要
保護兒童的工作,也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支持。
在香港,警方專門設有虐兒案件調查組,所有公立醫院也配有虐兒案件統籌醫生。此外,諸如護苗基金、防止虐待兒童會等一些非政府組織也為保護兒童做出很大貢獻。相關機構設立熱線電話,接受舉報,並為受傷害的兒童提供個人化的跟進服務。為了盡早揭露有關案件,非政府組織往往會往社區和學校派駐誌願者,協助處理有關兒童性侵害的問題。而這些誌願者,往往可以和兒童廣泛接觸,在第一時間發現兒童受侵害案件。
社會福利署在回復記者的書面查詢中指出,學校社會工作主要包括預防、發展及補救三個功能。譚紫茵則強調,“預防教育始終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據她透露,從2001年開始,香港護苗基金的兩輛教育巡回車每天在不同的學校服務。車內有很多性教育知識展板和模型供學生學習,十多年的時間,已經有近30萬學生參觀。在采訪中,這位總幹事擲地有聲地說:“對於性侵害,我們零容忍,一起案件都嫌多。
香港為了保護孩子免遭性侵害,由專門機構統籌,政府、學校、社會等多方積極協調,制定專門的政策,既在學校對兒童進行預防性教育,又設計出針對具體案件的工作流程,不僅要把罪犯送上法庭,還要為受傷害的兒童提供積極救助。盡管工作並非盡善盡美,但這些經驗也許會給各地的兒童保護工作,帶來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