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三星電子試圖在快速變化的智能手機業務領域維持領先地位的努力能否成功,將取決於其是否能夠重新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現年30歲的服裝公司雇員、居住在上海的何文宗(音)去年用自己的Galaxy S3手機(三星最成功的產品之一)換了一部小米公司所產的手機。小米幾個月前剛剛取代三星成為在中國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機銷售商。
何文宗表示,小米的手機能提供更好的軟件和服務,而價格顯著低於三星新推出的手機。他說,小米和三星的手機品質相差無幾,但前者只要人民幣2,000元(合327美元),而後者要人民幣3,500元,因此為什麼要選擇三星呢?
在中國(乃至全球),許多人正開始產生與何文宗相同的感覺。三星已失去印度最大手機銷售商的地位,同時追蹤智能手機發貨量的研究機構紛紛表示,三星在泰國和菲律賓也可能被趕超。三星仍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製造商,但最近幾個季度市場佔有率一直在下降。
據知情人士透露,三星正在向中國業務“空降高管和外部顧問來評估這一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法。上述知情人士稱,三星現有手機將降價至多20%,該公司考慮在中國採取一種新的營銷戰略,同時準備面向新興市場推出一個更便宜的新智能手機系列。三星有18%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其中又有一半以上來自手機部門。
這些舉措是三星試圖加強其手機部門的一項規模更大的嘗試的一部分。手機部門占三星營業利潤的約60%。
繼前一季度營業利潤下降20%後,預計三星週四將公佈截至9月份的一個季度營業利潤同比下降約60%,主要是因為該公司所說的在華“競爭加劇。
分析人士預計第三季度三星手機部門的營業利潤率將降至8.1%,低於第一季度的19.8%,為2010年初以來的最低水準。
何文宗正在玩他新買的小米手機。他說,小米的手機能提供更好的軟件和服務。
據資料追蹤機構Canalys稱,三星在過去兩年半的每個季度都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冠軍,但在截至6月底的季度落在了小米之後,與聯想和酷派並列第二。
三星的股價自6月初以來已下跌26%,上周還跌到了近三年低點。
據知情人士透露,三星已削減了移動業務部門數百名管理人員的獎金。據直接知情人士稱,為了精簡業務,該公司還將美國很多主要業務部門合併,由一個負責人領導。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這或許預示著三星總部的領導層也將進行類似的整合,該公司總部目前有三名聯席首席執行官。
為了降低製造成本,三星去年投資20億美元在越南設立了一家手機生產廠,在7月份又獲得越南政府批准,再建一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顯示幕生產廠。
三星發言人對該公司中國策略或人事變動問題未予置評。
三星提供的智能手機產品從較廉價機型到可以和蘋果iPhone相競爭的高端手機一應俱全,因此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銷售商。三星不僅自己生產顯示器、內存芯片和電池,還砸下數十億美元用於產品的營銷活動。
多年來,這一策略在中國也起到了相應的效果。三星是較早進軍中國的企業之一,該公司於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而就在同一年韓國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上世紀90年代三星開始構建廣泛的分銷網絡,銷售電視機和手機產品,因此當三星開始推出高端智能手機與蘋果抗衡時,藉助之前建立的分銷網絡三星占得了先機。由於大多數中國消費者是通過手機或消費電子產品零售店而不是移動運營商購買手機產品,因此三星憑藉其銷售網站不僅抓住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消費者,也把觸角伸向了小鄉村的消費者。
不過近來,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在網上購買手機,三星在中國的很多競爭對手,比如小米,主要採用網上銷售的方式,這種方式也降低了運營費用。小米以接近成本價銷售手機,期望通過在手機上銷售軟件和服務賺錢,而這一戰術使得小米在價格上比三星更有優勢。
三星在中國的競爭對手搭載的都是谷歌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三星大部分手機使用的也是這一系統。不過,在預裝能帶來銷售收入的應用以及推廣自己的應用商店方面,這些公司的效率更高。
三星承認,自己的反應速度緩慢。該公司的手機價格保持高位,即使較低端的智能手機也是如此,這導致手機庫存積壓。
三星正集中精力讓公司的高管人員解決這一問題。一名對三星的舉動有直接瞭解的人士說,該公司派最高級別的行銷和財務管理人員去實地考察情況,然後在內部打造一個中國策略團隊,並從麥肯錫和波士頓諮詢公司等機構聘請諮詢人員。
Canalys稱,為了減少過量庫存,三星將在中國出售的部分智能手機的價格下調了10%至20%,此舉有望幫助三星在今年下半年奪回一些市場份額。
據知情人士稱,三星還準備發佈一款名為Galaxy A的新智能手機系列,這是一款中端手機,具有高端手機Galaxy S的許多特點,但定價與中國的手機相比更有競爭力,這款手機將首先在中國發售。
三星的降價舉措可能會加速手機運營利潤率的下降。韓國科學技術院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張世真(Chang Sea-Jin)稱,三星擔心這還將損害它花費數年樹立的高端品牌形象。
張世真說,去年三星就知道中國一些品牌將構成挑戰,但並沒有大幅降價,因為該公司在試圖維持其高端品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