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研究员 胡麒牧
微信小程序是基于微信生态圈的移动应用,与一般app的最大区别就是它天然得到微信导流“加持”。正是因为相关各方围绕微信小程序商业生态圈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微信小程序得以迅速发展。
微信知识竞答小程序《头脑王者》因违规被暂停
然而,微信小程序上线一年以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小程序本身服务内容的问题,如涉黄、设非法信贷等;二是低成本开发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是用户信息和隐私的泄露。
种种乱象引起了各方热议,为什么这些存在问题的小程序会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微信运营团队是否为了盈利而没有对平台上的小程序进行有效的监管?
让我们先看一下小程序的监管环境:首先,从政府监管层面,工信部、网信办等政府主管部门从信息服务的维度对小程序的技术指标和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目前出台的法规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而根据小程序的服务内容所涉及的行业,又会受到相关行业性法律法规的约束。
从小程序运行的平台层面,微信运营团队对每个小程序的上线都有一套完整的审核程序。微信平台设有投诉渠道,通过调查核实用户的投诉信息,微信平台会对存在问题的小程序进行督促整改或下线处理。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各个层面几乎都建立了监管机制,实际上难以有效实施。首先,资本逐利,开发者的自律是不足以保障小程序市场健康成长的。其次,政府监管主要是设定行业标准,民不告,官不究,并不贴近小程序运营的商业生态。另外,微信的小程序上线审核机制作为前置审批,虽然能有效过滤掉一些存在问题的小程序上线,但实际运营中,小程序开发者可以通过先上线再修改或添加服务内容的方式绕开上线审核的监管。至于用户投诉,由于小程序的“免安装、免卸载”特性,用户如果没有明确发现自己隐私受到侵犯,也就“不用了之”了,一些问题并未通过用户投诉渠道反映出来。
聊天小程序因涉嫌诱导分享被暂停
事实上,小程序面临的监管困境并不是个案,而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化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在虚拟经济市场规模爆炸式增长、核心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背景下对新兴业态进行有效监管,促其健康成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为调结构和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了。
那么,谁应当肩负起主要监管责任?
追本溯源,如果想让监管机制有效运行,还是要靠左手掌握日活跃用户9亿,右手掌握庞大的小程序代理体系的微信平台。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快节奏时代,掌握平台资源的运营团队应当主动肩负起主要监管责任,这是为平台长远健康发展考虑。
只有精心呵护来之不易的平台流量,方得持续久远。具体从监管方法上,前置审批自然不能松懈,上线后开发团队对小程序内容和功能的变更显然也不能忽视,要设置好权限。另外,要鼓励用户的投诉,从一线反馈的信息是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可以考虑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另外,建立开发者实名诚信档案也是一个选项。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