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11月26日晚,備受關注的第53屆台灣金馬獎華麗落幕,中國大陸電影和影人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男女主角四大重要獎項,在全部22個獎項中,大陸的電影和影人獲得了11個獎項,而台灣電影只到手5項,台媒哀鴻遍野。
圖/11月26日,範偉<中>憑藉在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的表演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周冬雨<右>、馬思純<左>憑藉在電影《七月與安生》中的表演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新華社發
有台灣媒體甚至將矛頭指向了“大陸腔”,稱台灣習慣用語是“晚安”,但以《我不是潘金蓮》入圍的範冰冰,上台開心向台灣觀衆打招呼“晚上好兒”,舒淇也是上台就喊“晚上好兒”,接下來的桂綸鎂頒最佳女主角獎時,也是劈頭就“晚上好兒”……台媒稱“大陸腔”強壓整場金馬,令電視機前的台灣觀衆玻璃心碎了一地。
11月26日,導演馮小剛(右)、演員範冰冰出席第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新華社發
面對台媒質疑台灣電影在金馬獎上的敗北,按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的說法——金馬評審從來都是以作品本身優劣來評判,而不以地域親疏來裁決。即便台灣電影人有多愛《一路順風》和《再見瓦城》這兩部片,但整體較量之下,今年台灣電影的綜合實力確實不如大陸電影,香港電影的“滑鐵盧”更爲明顯。
金馬獎主席張艾嘉說,不想用“安慰”兩字,只想鼓勵台灣電影人。“金馬獎有自己的態度,我相信評審有很多糾結的過程,從500多部劇情片被選入最後5強的入圍名單都是榮譽”,鼓勵台灣影人“明年再來過”。
影評人悉達不多在文章中指出,金馬獎近年似乎略有頹勢。但相比起今年因爲表演類獎項備受吐槽的金雞百花和“自娛自樂”的香港金像獎,在許多電影人心中,台灣金馬獎已經是華語電影界節中較具權威性、包容性的電影節。有行業研究者認爲,正是因爲台灣金馬獎這種從不以地域論英雄的包容並兼,而始終秉承以作品的實力說話的電影態度,才能造就今年大陸影片“血洗”金馬獎的場面。
縱觀今年金馬獎的最終獲獎名單,最爲爆冷的當屬最佳劇情片《八月》。據說,評委會最後的角逐是在《再見瓦城》和《八月》中,有評委認爲《八月》像契科夫的戲劇,細膩的黑白光影,讓演員的調度不著痕迹。作爲香港人的許鞍華也認爲《八月》更豐滿和完整。所以這個獎其實給得非常慎重,評委會個別評委也嘗試過“翻案”,並沒有翻過去。
11月26日,小演員孔維一憑藉在電影《八月》中的表演獲得最佳新演員獎。 新華社發
最重要的是,今年也是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誕生25周年,難免讓很多台灣電影人回想起曾經轟轟烈烈的台灣新電影運動。時隔多年,如今的台灣電影已後繼乏力,楊德昌在世時期的輝煌盛世,早已一去不複返。
最遺憾的是,台灣的新生代創作力量也並沒有真正跟緊腳步。從這幾年在大陸影響力最大(也是票房最高)的兩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時代》來看,手法都是“小清新式”的雷同,所表現的內涵也較爲偏狹和私人。而對于大陸市場的需求,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台灣導演去迎合大陸資本,反而讓許多本來大有可爲的新銳導演放棄了更深入和複雜的題材。
而張大磊的《八月》有幸讓很多台灣電影人看到了昔日新浪潮的影子。頒獎只是一時的狂歡,但對于台灣電影乃至華語影壇未來創作上的刺激與鼓勵,無疑是更有價值的。如此看來,其實並非《八月》需要金馬獎,而是金馬獎需要《八月》。其他重要獎項同樣如此。
當然,獎項不是評判電影優劣的絕對標准,電影節的評審也不可避免會有妥協和其他因素的博弈。但在今年華語電影普遍質量不佳的境況中,金馬獎的評選還是相對讓人服氣的。只是這種“矮子裏頭拔高個兒”的局面,並不是電影行業良性發展的體現。華語電影面臨的壓力不僅在于相互的票房和獎項競爭,更在于全球資本對行業整體的掣肘和導向。這也是我們在同質化影片當道的時代懷念楊德昌的原因之一吧。所以,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不佳,糾結哪個地域的電影拿獎多,是沒有意義的。
(亞太日報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