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视频。云南贫困县的高考神话:10年来上百人考上清华北大。新京报动我们视频
在“985废物引进计划”和“小镇做题家”等新词将“寒门学子”话题带入舆论场后,又一则新闻引发了公众对“寒门学子”的关注——清华本科新生农村生源重新回到两成以上。
据媒体报道,9月7日和8日,清华园正式迎来了3800余名“零字班”本科新生。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港澳台学生60余人。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6%,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
20.2%,这是近年来的新高。作为对比,2018年是17.9%,2019年是19.3%。
一时间,“寒门仍能出贵子”,再次成为社会话题。
20.2%,说高,未必算得上——城市户籍学生依旧是绝对的大头;说低,考虑到近年来逐步回升的本科新生农村生源比例,再虑及中国农村人口占比的逐年减少,这势头令人欣慰。
而给寒门学子多些机会,显然是在教育公平上做加法。
“寒门仍能出贵子”背后是“人努力”
前些年,“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话题引发不少讨论,这击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2006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对国家重点高校进行了调查。
该研究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
17.6%,还不是最低点。再往前些年,清北的农村生源可能是“十里挑一”。
“蚁族”概念的提出者、学者廉思当年曾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得出这么个结论:家庭状况与所考入的学校成正比,“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如果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阶梯,那很多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门被早早地合上了。
但情况显然在起变化。
清北等名校这几年的农村生源占比,就在逐年增加。以今年的为例,相比2018年,清华大学的农村生比例增加了2.3个百分点,这对冲了城镇化态势给农村生源占比带来的影响,所以才会引起“寒门仍能出贵子”的乐观感慨。
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最直观的,就是得益于面向农村生的自强计划与面向贫困地区学生的国家专项计划。
根据清华大学公布的数据,今年通过清华的自强计划录取的农村生为197名。扣除11名不需要降分录取优惠就能进清华的学生,有186名农村生通过获得降分录取优惠被清华录取,这占录取内地学生数的5.3%左右。
而截至今年,共有2700多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圆梦清华。
无论是清华大学于2011年启动的自强计划,还是2012年开始的国家专项计划,其制度设计思路很明晰:向贫困地区倾斜。
如果说,“寒门再难出贵子”是起跑线差距跟保送、加分、自招等反向倾斜政策叠合的产物,代表了某种阶层固化的趋势,那这些计划跟那些高考加分乱象清理动作合在一起,就是朝向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努力。
事实也证明,这确实扭转了寒门弟子进名校比例越来越低的趋势。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当地首次有孩子考进了清北,这就是明显的“不同”。
虽然坊间也曾有质疑,认为给予降低录取分数优惠与采取单列计划招生,是对城市学生不公平,带有反向歧视意味,但这秉持的只是结果公平观,却没有考虑不同考生的不同成长环境、求学条件与资源获取门槛。在以往的高考制度体系整体上有利于城里学生的背景下,这也是兼顾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补偿性公平之举。
▲资料网页截图。
让寒门仍能“出贵子”更能“出人才”
从整体性公平的维度看,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清华校级层面采取的倾斜招生计划,都是以“修复型制度设计”补偿贫困地区、农村生接受的教育过程不公平。
某种程度说,这也是一种过程评价,即在结果评价基础上,引入对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评价。
对寒门弟子来说,重视过程评价,不只是让他们在最后的高考升学中有平等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
这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学校的投入,并改革教育教学方式,要让他们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而不只是成为“小镇做题家”——虽然能考进名校,但由于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缺失,在进大学后没有长远发展的潜能。
寒门学子要成为的,是人才,而不是部分学生自命的“985废物”或“连985废物都算不上的普通院校废柴”。
而要让寒门学子成才,提高农村生进重点大学的比例的确重要,但仍不是全部。
必须承认,不论怎么提高农村生进清北的比例,量大面广的农村学生主要进入的,还是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
但这要跟“去唯学历论”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框架打包审视:要让更多的寒门弟子成才,还要把每所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都办好,这样一来,即便受的是职业教育,寒门学子也能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功——他们也不必只盯着少数名校盼望成为贵子。
当寒门既出得了“贵子”更出得了“人才”,教育公平也能在社会公平的做加法中拾级而上。到那时,离“寒门难出贵子”的痛感消退还会远吗?
□熊丙奇(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