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光環也是陰影——梅西和那些年的阿根廷隊長們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鄭昕)如果這意味著一段生涯的結束,那麼梅西“球王”的稱號,是永遠沒有把引號去掉的那一天了。在百年美洲盃上痛失冠軍後,梅西個人決定退出阿根廷隊,以成年國家隊“無冠”的尷尬褪去藍白間條衫的榮譽和隊長的責任。被譽為和平年代國家間戰爭的足球運動,如果沒有國家隊榮譽,一切個人與俱樂部錦標都不足以打造一個球王,這是馬拉多納詬病梅西的一點,不也同樣是很多球迷的“槽點”?

儘管被媒體稱作“馬拉多納接班人”,但梅西從未公開認可這一稱號,他出道時的榜樣,只是現在看來的二流球星“小蟲”克·洛佩斯。而那位阿根廷的民族象徵者,對於從小背井離鄉到西班牙闖蕩的梅西來說,太過遙遠和崇高。

2010年世界盃,一個是前途無量的球員,一個是臨危受命的教頭,23歲的梅西與50歲的馬拉多納在阿根廷國家隊走到一起。當時的梅西不止一次表達對球王的景仰,馬拉多納也對這名天才弟子不吝褒獎之詞。只是南非之旅他們註定不是主角,在德國人面前輸得丟盔卸甲、灰頭土臉,指責馬拉多納的聲音中,不少是關於他對梅西的使用欠妥。

此後兩人似乎走上了惺惺相惜卻也相互對抗的道路。除了必須要表態時拿出的“外交辭令”,內向的梅西在各種公眾場合很少再評價馬拉多納,只用場上的表現無聲宣示;馬拉多納卻像他乖張的性格一樣時而稱讚梅西的才華,時而貶低梅西的成就,而後者無論千言萬語,翻譯過來都是“你沒有大力神盃,你沒有盡到對阿根廷國家隊的責任,你算不上球王”。

然而,在老馬於1994年世界盃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卸下隊長袖標之後,又有哪名阿根廷隊長盡到了這一責任?1998年世界盃的西蒙尼小聰明多過大局觀,2002年的貝隆捏不起散沙般的球隊,2006年的索林只是隊長中的匆匆過客,2010年的馬斯切拉諾任勞任怨卻缺乏領袖性格。也只有梅西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上擔任隊長時,阿根廷隊才回到暌違24年之久的決賽賽場,此時他和馬拉多納的高度,只剩下一場球。

只是命運總會在最關鍵的時刻對人開起玩笑,2014世界盃、2015和2016美洲盃,連續三年夏天,梅西成為落寞走過金盃的看客。雖然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更靠近無上榮耀,但從加時賽被絕殺到點球大戰落敗、再到又一次點球失利還攤上了自己罰丟點球,這才是任何鐵漢、硬漢都難以短時間咽下的失落與苦楚。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不只是好萊塢電影教給人們的道理。當橫亙在金盃前的山梁你不可翻越時,當競技之外影響球隊的因素你不可改變時,當馬拉多納這個神話的陰影你揮之不去時,在做下退出決定的梅西身上,我們看到了太多在人生關鍵點上選擇放棄的球員,阿德里亞諾、羅納爾迪尼奧、巴洛特利……宿命是一回事,運氣是一回事,但不可否認,是他們自己放棄了更進一步成為貝利、馬拉多納那樣傳奇的機會。

幸好,帶著引號的“球王”只有29歲,他有的是機會在沉澱後重新啟程。他低調、他自律、他仍對榮譽有渴望,這都意味著他的足球生涯不是行將結束,而是正當年華。

“如果我們這次還輸給他們,我們的球員就別回家了。”馬拉多納在美洲盃決賽之前的言論一語成讖。結束美利堅之旅的阿根廷隊無論如何還是得回到祖國懷抱,而梅西現在看上去只能回到諾坎普球場,那裏可能更像他的家。

可未來,誰會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