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走到了最后一页,无论是多项资管政策的出台和落地,还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相继开业,都让这一年的银行理财变得不平凡。生财君带您一起来回顾一下,2019年的银行理财,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一:净值型产品越来越多
2018年4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实现资管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要求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
在政策的引导下,各银行均致力于理财产品转型,理财净值化转型也在有序推进之中,部分银行的净值型产品发行速度提升较快。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11月份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为1383只,较10月份增加了298只,环比增长27.47%,其中有150只产品为理财子公司发行,新增净值型产品数量创新高,且连续五个月超过1000只;其中,封闭式净值型产品1179只,开放式净值型产品204只。今年以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稳步增长,下半年以来发行量大幅增加。
从各大银行的发行数量来看,11月,华夏银行共发行了270只净值型理财产品,继续处于领先位置,工银理财、青岛银行分别发行了126只、68只净值型理财产品,分列二、三位。
根据银登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7.89万亿元,占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比例为35.57%。虽然今年以来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净值型产品规模仍然偏低,截止到今年末,预计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可达到50%左右。根据资管新规,银行要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全部理财产品的转型工作。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明年银行的转型任务将非常艰巨,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会继续大幅增长。
变化二:理财子公司从无到有
2019年,被称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元年”。
6月3日,第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业经营。随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继开业,除6家国有大型银行外,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正式开业,此外,杭州银行、宁波银行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中信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银行理财子公司筹建申请已经获批。
目前国有五大行理财子公司均已面向公众发行了理财产品,其中工银理财和交银理财已经在着手承接母行迁移过来的产品。10月21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从10月19日至11月23日期间将182款由工行发行运作的产品分批迁移至工银理财;11月25日,交通银行也发布公告,将于12月22日将交通银行发行的部分理财产品交由交银理财管理。两行移交的均为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理财产品。
从产品规划来看,五大行产品体系整体表现出三大特点:以固收类为主;初期主要通过FOF、MOM和私募股权等形式探索布局权益类投资;产品体系规划凸显差异化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展望未来,普益标准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有三大发展趋势。一是理财业务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二是资产配置方面,向全市场投资转变;三是业务模式方面,银行根据各自禀赋的不同,将走上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对于我国国有行和股份制银行而言,其理财子公司将朝着综合服务商模式发展,而城商行和农商行客户资源和综合能力相对有限,其理财子公司将朝着核心服务商模式或者专业服务商模式发展。
变化三:保本型理财逐渐减少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银行不得发行保本理财,非保本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过渡期截止到2020年底。
在政策引导下,保本理财数量逐渐减少。最新数据显示,11月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有9112只产品披露了收益类型,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341只,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1208只,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7563只,保本理财产品占比降至17%,环比10月下降了2.1个百分点,降幅较前几个月有所扩大。
其中,非结构性理财中保本产品的比例为16.65%,结构性理财中保本产品的比例为39.44%。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保本理财退出较为缓慢,当年保本理财规模不降反升。今年以来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虽然在不断走低,但降幅不是很大。在业内看来,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保本理财产品到期之后,银行需要发行新的保本产品来承接存量资产;二是银行揽储压力居高不下,假结构性存款受到强监管,保本理财退出之后没有合适的替代品承接,银行要解决大量保守型投资者的资金去向问题。
变化四:产品收益率持续降低
年初至今,银行理财收益率一直呈现单边下行态势,“破4”的预判也不断出现。最新月度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环比10月下降2BP,同比去年11月下降40BP。自2018年3月以来连续21个月下跌,并创2016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即36个月新低。
不过,从周数据来看,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12月16日至12月22日这周的平均收益率为4.05%,环比前一周上涨2BP,连续3周上涨并创10周新高。12月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温和走高,主要是因为年末流动性略有收紧。
换言之,随着年末流动性缓解,下跌或将继续。不难看到,2019年以来流动性持续宽松,央行不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与此同时,随着银行理财转型的不断推进,消化存量成为转型的重点之一,由于之前存量产品配置了不少高收益的长期资产,尤其是非标资产,产品到期之后需要新产品衔接,非标资产不断压缩,就导致新资产组合的整体收益率下降。
变化五:一元购理财产品出现
过去买银行理财,5万元的起购门槛拦住了不少投资者。不过,随着去年资管新规和银行理财新规的出台,银行理财门槛不断降低,一些理财子公司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开发出了1元起投的产品。
8月15日,中国银行全资子公司中银理财推出首款理财产品——(灵活配置)中银理财-智富(封闭式)2019年01期,起购金额仅为1元。据介绍,这款理财产品具有四大亮点,大类资产灵活配置、多元投资策略组合、多重把关风险控制、一元起售门槛更低。
在业内看来,1元的投资门槛,既可以惠及更多人,又可以让投资者采用更灵活的投资策略,进行更丰富、更个性化的投资。随着多家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陆续开业,未来这样的惠民服务也会越来越多。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