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出现在北京街头!中国外交越来越有看头

亚太日报

text

(一)

英拉去哪里了?

眼尖的中国网友发现,她最近来到了北京,逛北京庙会,买北京板栗,和她曾经也当过泰国总理的哥哥他信一起。

依然是英姿俊俏,依然是眉目含笑,在北京的英拉,长发披肩,杂花丝巾,似乎格外放松。

这也得到了他信家族的确认。

他信的小女儿裴彤丹,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贴出了父亲他信笑容灿烂的照片,并附文道:爸爸祝福各位泰国人民新春快乐,虽然他隔得很远,但是心里却永远牵挂着大家!

在一张照片上,他信站在两位中国阿福旁边,笑容满面,作拱手拜年状。

在遥远的中国,仍牵挂着泰国的同胞,很感性,其实也有太多的沧桑。

要知道,他信是流亡多年的泰国总理,英拉刚刚也被泰国最高法院判刑,泰国正要引渡英拉回国服刑。

但现在,失踪多月的这两个兄妹(据说,此前一直在英国),突然出现在了北京,逛庙会,买板栗。看这个架势,他们应该是要在中国欢度春节了。

这也是三年后,这对兄妹第二次现身北京。上一次是在2014年的10月,他信和英拉游故宫,逛长城,拜佛寺,在秀水街购物。有热情的中国游客,还送给英拉儿子一个熊猫玩具,让英拉念念不忘。

印象中,流亡政治家在中国这么高调出现,是非常非常少见的!尤其要考虑到泰国和中国关系还非常密切。他信下台的最初几年,虽然也多次到过中国,但都非常低调。

但最近这两次,似乎很不一般。

  

(二)

中国现在的做法,就不怕弄僵和现在泰国政府的关系吗?

具体的外交操作和盘算,我不是特别清楚,但常识告诉我,这种高调露面,肯定不寻常。不寻常的背后,至少反映了中国外交价值理念正在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正确的义利观。用领导人的话讲,就是中国外交要“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

这尤其适用于他信英拉兄妹。

算起来,英拉和她的哥哥他信,都是华裔第四代,曾祖父邱顺盛是广东梅州丰顺县移民,大约于清朝光绪年间从汕头港上船南渡,然后在泰国开枝散叶。

他信还有个中文名字叫丘达新,英拉中文名字是丘仁乐。

2005年,他信还以泰国总理的身份,带家人回梅州老家拜谒先祖。

在英拉执政期间,中泰签署了著名的“高铁换大米”协议,并通过了克拉运河修建计划。该计划如果修建成功,中国货轮将可绕过马六甲海峡,经济、政治、军事意义不容低估,当然争议性也不会小。

这个大米协议,后来泡汤了,英拉也是因为大米收购项目,被最后推翻,现在被追捕,只能选择流亡海外。

2014年,他信和英拉来到中国,除了在北京参观外,两人还特地回到梅州老家,在简朴却庄重的乡间仪式上,他信和英拉都焚香祭祖。

合影留念时,一位瘦小的南方老太太站在中间,分站她两旁的他信和英拉,都紧紧握住这位长辈的手。

不知闭目拜祭的时候,他信和英拉是否有一种“去国还乡,无家可归”的仓皇之感。故乡人的笑容,或许可以给他们一点安慰吧。

(三)

他信英拉兄妹再次高调来北京,就可以看出中国外交作风的新变化:义利结合,主动出击,而不再总是被动接招。

最有看点的是,去年英拉出逃,泰国全球通缉,但在风口浪尖上,英拉最初逃到了阿联酋和伦敦,却没有来中国,也避免了中国和泰国之间可能的摩擦。

当时的判断就是,烫手的山芋,还是先送给英国吧;但以后,英拉肯定还会来中国的。

果然,几个月后,他信和英拉,就来中国过新年了。有了英国的铺垫,泰国应该也不至于和中国纠结。更何况,引渡英拉也只是一个政治噱头,英拉真回国了,泰国政府反而头疼了。

但让他信和英拉来中国访问,却也表现出中国外交的担当。他们都是下台的政治人物不错,但他们依然在泰国有着超高的影响力。对这样的友好人士,中方待之以礼,也会让其他国家友好人士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会雪中送炭,不会落井下石。

最后,再啰嗦几句吧:

第一,他信和英拉,相信还会流亡一段日子。但政治总有高潮和低谷,如同巴基斯坦的谢里夫几起几落一样,以他们兄妹的人气和影响力,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更何况,随着老国王的去世,泰国政局还在演变中。美女英拉还会回来的,至少会经常来北京走走。

第二,泰国人性情平和,但经常性的政治对立,还是暴露出泰国政治的撕裂。城市和农村存在一道严重的裂痕,上层精英与普通民众更成了两个阶层,民粹主义的抬头,更加剧了政治极化的凶险。泰国的教训,未必不是其他国家的警告。

第三,中国不会忘记好朋友、老朋友。其他国家领导人,你们放心跟中国交朋友,中国不会亏待你们。而且,“义”字在“利”字前面,更显示了外交的道义色彩。中国外交,感觉确实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看头了。

(来源: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