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盧布爾雅那7月11日電隨筆:斯洛文尼亞——國小大選多
新華社記者趙毅
7月13日將是斯洛文尼亞議會選舉日。這個人口200萬出頭的中歐小國自1990年以來已經舉行了七次議會選舉,即將舉行的第八次還是被迫提前舉行的。
斯洛文尼亞的第一位女總理阿倫卡·布拉圖舍克由於競選最大執政黨“積極的斯洛文尼亞黨”主席失敗,在領導聯合政府13個月後於5月宣佈辭職。鋻於議會未能依法在兩周的期限內提出合適總理候選人,總統帕霍爾宣佈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依據斯洛文尼亞憲法,議會和政府任期分別為四年。然而,從2008年11月至今的三屆政府中,除現任總統、時任總理帕霍爾及其內閣勉強執政三年外,其後接手的兩屆政府的執政時間都只有一年多。
究其原因,不外是聯合政府內部執政理念分歧,導致同盟黨派退出,再加上反對派的攻訐而提前下臺。
縱觀此次大選,不少新政黨應運而生,且通常以個人姓名命名,這已經成為斯洛文尼亞當今政壇的一大特色,如“阿倫卡·布拉圖舍克聯盟”和以政治活動家兼律師名字命名的“米羅·採拉爾黨”,二者成立時間距大選日期均不過40多天,而後者在權威民調中已然成為最被看好的政黨。
分析人士指出,斯洛文尼亞新建政黨在大選中吃香,反映出民眾對原有政治架構的不滿,以及期盼新政府採取新政策,使嚴重衰退中的國家經濟出現轉機。
眼下,大選花落誰家不得而知。民調顯示,此次競選的各個黨派大多主張側重經濟領域改革,內容包括確立穩健的公共財政體系;強化反腐措施,確保國有資產安全;關注民生,努力擴大就業市場,改善大眾醫療和退休保障體系等。
外交上,多數黨派針對持續多年的經濟危機,強調必須加強同歐美國家的經濟合作,同時把尋求合作的著眼點擴大到包括中國在內的金磚五國、東盟成員國,以及中東地區。
有分析認為,此次大選將極大影響國家政壇及現行政策和法規,甚至將產生顛覆性後果。而大選能否得到選民積極響應,還得留一個問號。
時值盛夏,正是斯洛維尼亞民眾出國旅遊的高峰期,更重要的是,近年來有關政界領導人貪腐的樁樁醜聞以及政府職能部門失職、瀆職或不作為的事件時有發生,令相當數量的百姓對政府失去信心,甚至對選舉喪失了熱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