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土地集中供应在即,上海、杭州、广州等多个热点城市在3月份放缓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市场进入“冷静期”。但相比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土地成交基数较低所致,今年一季度热点城市土地市场升温明显。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有上海、杭州、广州、北京、成都、宁波、武汉等22个城市土地出让收入超百亿元,其中上海、杭州、广州分别达到949.4亿元、729.6亿元和347.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33%、43.56%和23.99%,领跑全国土地市场。
50个热点城市累计卖地收入达7020.99亿元,同比涨幅26%。
不过,从三月单月来看,受供地“两集中”政策影响,22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同比普遍下降。
中指院数据显示,南京3月份的住宅用地成交建面为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苏州为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杭州为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7%;广州为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土地成交的整体规模。据中指院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1.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4%;住宅用地成交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4%。
值得注意的是,在住宅用地出让金TOP30的城市中,长三角区域占据近一半的席位,成交金额明显领先其他区域。
中指院指出,一方面,22个重点城市供地“两集中”政策于2月发布后,南通、绍兴、徐州等不在名单内城市加大住宅用地供应量,以期降低“两集中”政策对当地土地市场的间接影响。
另一方面,重点城市短期供应停滞,部分房企将目光投向长三角地区的三四线城市,使得部分城市优质宅地成交热度较高,多宗地块刷新所在区域甚至全市成交楼面均价纪录。
中指院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514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3.0%。溢价率方面,全国300城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为17.4%,较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
从房企拿地的角度来看,头部房企在一季度保持积极拿地的态势。据中指院统计,一季度, 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588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增长22.7%。
TOP100门槛值为14亿元,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9%,比重有所下降。
在具体房企的新增货值上,保利发展、融创中国和绿城中国占据榜单前三位,保利发展以998亿元占据榜单第一;融创中国和绿城中国紧随其后,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820亿元和712亿元。
头部房企的拿地优势进一步凸显,中指院数据显示,TOP10房企1-3月新增货值总额5874亿元,占TOP100房企的32.9%,新增货值门槛为350亿元。
从4月份开始,各大房企即将进入土地集中供应的新阶段,第一批集中出让的土地将陆续披露。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长沙、广州、北京、天津、杭州、无锡、南京、长春、合肥、济南、成都、郑州、苏州、厦门、福州等15个城市,明确将在4-5月开启第一批土地集中供应。
广州是四个一线城市中首个正式响应集中供地政策的城市,首次土拍公告时间为3月26日,当日一共挂牌地块合计48宗,总用地面积约393.6公顷,挂牌总价超901亿元,将在4月26日-27日分批限时竞价。
北京于3月底挂牌首批集中出让土地,共计30宗总用地面积约169万平方米,建筑规模约345万平方米,挂牌总价超1035.81亿元。其中,有15宗地块位于中心城区,占比面积约为43%。同时,朝阳区仍是供地的热门区域,有10宗地块,海淀区有2宗地块。
4月6日,长沙也明确将于今年4月、7月、10月,分三次集中发布全市住宅用地出让公告,首批集中发布的共有39宗住宅(商住)地,总面积294公顷,折合约4410亩涉宅地。
次日,杭州发布第一批集中供地公告,57宗地块集体挂牌,均为涉宅用地,总出让面积30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7.2万平方米,总起拍价943.7亿元,计划于5月7日、8日两天内集中出让。
中指院指出,单次大规模的集中出让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投资、营销、融资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集中供地的具体影响,中指土地运营总监张凯则表示,招拍挂方式需高额的保证金、土地出让金,客观上集中供地将分流企业资金,热点宅地的溢价率或将回落,但后续可能造成项目集中入市,竞争加剧。
此外,面对单次大量供地时,需要房企对城市发展趋势及板块价值进行科学研判,若集中跟进多个地块,也需要投拓人员更加高效的分析能力。张凯指出,以往房企通过研判城市运行周期,希望实现逆周期拿地,但集中供地可能打乱市场现有周期,后期投资逻辑的建立有待进一步观察土地集中供应后市场实际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