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生产现场。 肖毅 摄
(抗击新型肺炎)长沙“90后”口罩厂厂长:我们必须拼尽全力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题:长沙“90后”口罩厂厂长:我们必须拼尽全力
作者 王昊昊 吴冀婧 戴瑶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伍海湾的手机电话和短信就没停过。尤其是1月26日,她早上醒来刚一打开手机,满屏的微信转账和红包就蜂拥而至,还有200多个未接来电。焦急联系她的人,都为了同一个东西:口罩。
作为长沙市唯一生产口罩的专业工厂,长沙芙蓉口罩厂此前并不十分被人关注,厂长伍海湾的电话也少有人知道。但新型肺炎疫情一来,伍海湾的电话立即成了热线。
与多数同龄人不同,1991年出生的伍海湾从小最常看见的不是玩具,是口罩。1982年,其外祖父见村里很多年轻人去广东打工,担心村民患上尘肺病,便在村支书的建议下在家乡浏阳永安镇丰裕村创办了这个长沙芙蓉口罩厂。
自伍海湾记事起,她们一家人就整天围着口罩转,但年幼的她并不理解口罩的实质作用。直到2003年,她见家人没日没夜在工厂赶工,终于问出了心中的困惑——“要这么多口罩干嘛?”父亲伍国兴告诉她:“现在外面有传染病,很多人正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的口罩。口罩可以阻挡病毒,可以救人。我们多生产一只,就可以减少一个人得病的风险。这是积德事。”
口罩生产现场。 肖毅 摄
自此,口罩在伍海湾心中的形象完全变了。2013年,22岁的伍海湾见父母守业艰辛,口罩厂又面临转型,便毅然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成为口罩厂第三代“掌门人”。
“一定要把这个积德的事业做好。”年轻的伍海湾一直这样勉励自己。
“我们的职工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家人都等着他们回家过年,还有很多外地的。但全国范围内口罩货源越来越紧缺,作为长沙唯一一家口罩厂,我们又不能视而不见。”疫情发生后,伍海湾就面临着复工还是如期放假的艰难抉择。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伍海湾决定自1月21日起全体复工,8条生产线同时启动。令她没想到的是,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和老人的车间主任柳桃林第一时间就返回到厂,前脚刚回衡阳老家的技术师傅赵武马上响应,32名一线生产操作工、11名后勤销售人员也迅速到岗……
很快,长沙芙蓉口罩厂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全自动机和半自动机全部开启,从早上6时30分到晚上10时持续运转,操作工两班倒轮流作业。照这种速度,全厂每日生产一次性无纺布口罩18至20万只、KN95型口罩1.5万只应不是问题。
伍海湾边吃饭边接听电话。 肖毅 摄
但产能扩大了,新的问题也来了——原材料的供应速度已远远赶不上火力全开的生产速度。
“拿不到12吨的话,3吨也好,拜托您了!”从不求人的伍海湾拨通了上游无纺布企业的电话。令她感动的是,对方马上表示会将库存的部分原材料寄给她。与此同时,浏阳市委、市政府大开绿灯,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保障运输,口罩厂所在地政府部门也出资为厂里招聘培训了数名操作工和技术师傅。
1月31日起,口罩厂根据现实需要正式开启早晨6时到次日凌晨2时的20小时工作模式,一线操作工分早上6时至下午4时、下午4时至次日凌晨2时两班倒作业,职工们爆发出强烈的工作激情,中午都主动放弃了休息。为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伍海湾安排专人关注职工身体状况,食堂每日开设五餐,每天凌晨2时厂方租车把职工一个个送到家,并将全体职工工资翻了4至5倍。
疫情发生以来,该厂陆续向交警、医院、电力等部门捐赠了共计10万只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和2万只KN95型口罩,其余库存则以平时的出厂价提供给相关部门,其中有9万只KN95型口罩已运往武汉。
如今,该口罩厂的日产量已实现一次性无纺布口罩22万只、KN95型口罩1.8万只。“越是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越要努力。面对疫情,我们必须拼尽全力、尽己所能,让大家尽早戴上‘热乎’的口罩。”伍海湾说。
目前,长沙芙蓉口罩厂已被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为疫情防控期间省重点联系企业,接受湖南省工信厅的统一调配,生产的口罩优先供应医护人员和社会服务窗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