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中國裁判何日再登世界盃舞臺?——世界盃中國“結”之一

text

新華社巴西庫亞巴6月12日電

題:中國裁判何日再登世界盃舞臺?——世界盃中國“結”之一

新華社記者王浩明、公兵

編者按:12日,巴西世界盃拉開大幕。世界盃是全世界球迷最盛大的節日,但對於中國球迷來說,卻是“每逢佳節必揪心”。2014,又是一屆讓中國人“糾結”的世界盃——沒有中國隊參賽、效力於中超聯賽的外援寥寥無幾,甚至連前些年還能在世界盃上露面的中國裁判也銷聲匿跡。

中國人有著深深的世界盃“情結”,但中國足球總是距離世界盃這樣遙遠。帶著這樣的“糾結”和“情結”,我們來了,並拒絕做一個旁觀者——在球場內外,觸摸世界強隊的脈搏,希望問出一劑良方;在城市鄉村,聆聽足球王國的心跳,試圖搜尋足球強國秘籍。

從世界盃拉開大幕的一刻起,我們,兩位一直長期跟蹤中國足球的新華社記者王浩明和公兵,將在巴西為您帶來“世界盃中國‘結’”系列報道,希望站在世界足球的最高競技場,審視中國足球的方方面面。

12日,巴西世界盃開幕,三名日本裁判出現在揭幕戰的賽場上。雖然主裁西村雄一判出爭議性點球,但不可否認的是,能夠亮相世界盃揭幕戰,日本的足球裁判培養體系確有值得中國借鑒之處。

中國裁判在世界盃的亮相僅有一次——前中國“金哨”陸俊登上韓日世界盃賽場,但自此之後,中國裁判再無登上世界盃賽場的機會(南非世界盃時穆宇欣雖在名單中但未能參與執法)。時至今日,獲得一年減刑的陸俊竟然意外搶了日本裁判執法世界盃開幕式的“頭條”,但“搶頭條”的背後難以掩蓋的是中國足球裁判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匱乏的尷尬現實。

在連續缺席三屆世界盃後,中國裁判何時能夠再次登上世界足球的最高舞臺呢?

答案難言樂觀。一組數字的對比讓人脊背發涼,中國的註冊裁判約2萬人,這是記者向包括足協官員在內的多位人士幾番求證得到的時間和數量都不精確的模糊數據。相比之下,日本足協官方網站上清楚地將日本裁判的數據精確到月份和個位數:截至2014年4月,日本總的在冊裁判超過20萬人,其中十一人制足球註冊裁判員數量為192678人,五人制裁判的數量為19088名。

在註冊裁判數量上,中國尚不足日本的十分之一;在裁判隊伍的整體水準上,我們更已經看不到鄰國飛速奔跑的背影了。

世界盃之前,中國足協技術部主任楊新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坦言,中國的裁判培養形勢嚴峻,讓人“著急”。

“現在有人想當裁判,卻可能連門都摸不到!”楊新利說,中國裁判培養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渠道不暢通。

“目前足球裁判的資質等級審批權歸屬於各級體育行政主管部門。但地市級以下的體育行政主管部門包括足協建制不規範,足球裁判培養也不規範,有限的資金和人員更多關注的是組織競賽。”楊新利說,“這種不規範導致有些有意做裁判的人根本找不到‘組織’。”

對比中國足協和日本足協官網或可窺見一斑。在日本足協官網首頁,裁判與教練、國家隊等並列在最醒目的標題欄,點擊進入後,便可以找到註冊、培訓等信息。而記者中國足協官網瀏覽半小時之久,卻沒有找到關於裁判的專題欄目,最終只能放棄。對於一個對裁判工作感興趣的人來說,如果在網站上花半小時都找不到有效信息,那麼恐怕十之八九會望而卻步。

楊新利說,管理、培訓和考核的不規範也是中國足球裁判體系的一個重要問題。

看看鄰國怎麼做。日本建立了四級裁判體系:從最基礎的可以執法地方比賽的第4級到可以執法全國比賽的第1級,第四級中15歲以下的裁判數量就超過13000名。

而負責培訓的裁判講師方面,日本也建立了四級體系,從3級一直到S級,總數量為2219人。其中,1級和S級講師數量為123人,中國同等級別的講師僅有24人。

此外,日本足協還建立了四個類型的裁判中心:中央裁判培訓中心,區域性裁判培訓中心,地方裁判培訓中心和女子裁判培訓中心,這四類中心分工明確,分別擔負1-4級和女子裁判的培訓任務。

雖然中國也建立了四級裁判制度,但比起日本嚴密的金字塔體系,則相形見絀。

在當今世界足球技戰術快速發展變革的時代,裁判培養的理念也在飛速更新。如果只是在犯規時吹哨,嚴重犯規時出牌,越位時舉旗,即使沒有一次錯漏判,也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裁判。裁判的角色已經從犯規判罰者向“比賽管理”者轉變。因此,現代裁判需要掌握判罰尺度控制,場上情緒控制,比賽流暢度控制,比賽有效時間控制等能力……這方面,日本足協將每項指標量化,讓裁判“比賽管理”上升成為一門科學。

雖然中國足協組織引進國際足聯《規則測試試題庫》、提高裁判員體測標準、對裁判員執法情況進行量化評估。但相比日本等國家,中國的裁判培養似乎依然處於“蠻荒時代”。

數量少、水準低、觀念舊……中國裁判要想再次登上世界盃舞臺,顯然有太長的路要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