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成都會議召開在即 聚焦英國退歐及貿易保護主義

華爾街見聞

text

【亞太日報訊】本週末(7月23-24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在成都舉行,這是G20杭州峰會前的最後一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此次會議討論的焦點將落在英國退歐帶來的後果以及貿易保護主義。

英國退歐成重點議題

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英國新任財政大臣Philip Hammond將成為焦點人物,這是他在國際上的首次亮相,其將回應英國將如何應對英國退歐的問題。

彭博援引加拿大官員報導稱,G20公報可能會應對英國脫歐議題,G20將討論英國脫歐對歐盟和貿易有何種影響。

據日本共同社預測,日本、美國、歐洲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將彙聚一堂探索合作,以避免英國公投脫歐的負面影響繼續擴大。

在G20成都會議之前,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和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將在週六早晨會晤,媒體預計雙方將討論英國脫歐的影響。

7月19日,IMF在最新《全球經濟展望》下調了全球今年經濟增速預期至3.1%,下調2017年預期至3.4%,均較4月份預期下調0.1%。這是IMF 15個月內第五次調降全球經濟增速預估。

IMF表示,因歐元區和日本經濟預計將改善,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復蘇,若沒有英國退歐影響,本來會小幅上調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但英國公投退歐令市場產生極大的不確定性,將衝擊投資和消費者信心。

另一個焦點: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隨著美國當地時間週二晚特朗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貿易保護的主題有望成為此次會議的焦點。路透援引參與G20相關議題的一位亞洲財政官員稱,會議重點將在G20將釋放什麼樣的資訊來緩解外界擔憂,“我們需要保持警惕。”

“談論就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宏觀政策方面加強合作,以使全球經濟復蘇,這將是至關重要的,”該官員還表示。

WTO 6月曾警告,全球主要經濟體正出臺越來越多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WTO 6月21日發佈報告表示,2015年10月中旬到2016年5月中旬,G20經濟體實施了145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相當於平均每月有近21項新措施出臺,高於上一份報告公佈的月均17項新措施,月均登記的新限制措施數量為2009年WTO開始監測貿易措施以來最多。

對中國的擔憂緩解

由於下周美聯儲及日本央行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外匯及當前全球貨幣政策有可能是此次G20會議的另一個重要議題。

在今年2月上海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反駁了全球對人民幣貶值及引發全球貨幣戰爭的擔憂。

7月18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7關口,為2010年11月以來首次。不過,今日離岸人民幣、在岸人民幣均擴大漲幅。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尾盤擴大漲幅,16:30收盤價報6.6780,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大漲113點。

渣打銀行外匯策略師Eddie Cheung稱,短期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難破6.7,央行不希望市場再現恐慌情緒,尤其是在G20集團峰會以及正式納入SDR之前,料人民幣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同時,儘管中國經濟增速降至25年低位,但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擔憂已有所緩解。“我們也將討論中國但大多數的G20成員國相信,中國將能夠實現經濟軟著陸,”參加G20會議的一名歐洲官員稱。

此外,昨日美國財政部官員在G20會議前的記者吹風會上表示,美國將重申G20國家需要避免匯率操縱。美國財長盧仍強調,全球最大型經濟體有必要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