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條卡尺自動化生產線落地東莞

text

【亞太日報訊】工匠精神 東莞智造--2016中國首屆卡尺行業高峰論壇,4月27日在東莞會展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工業測量技術界專家學者、權威人士,以及珠三角現代制造企業代表共300人出席了本次論壇。

借助游標卡尺,測量精確度可達到“微米”級別,實現精密機械生產的極致化,因此游標卡尺又被譽為“工業的眼睛”,成為現代制造工業必不可少的精密測量儀器之一。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中國游標卡尺行業技術革新、市場前景進行了“智慧碰撞”,共同尋找更快發展路徑,實現中國智造領“度”全球的美好愿景。

本次行業高峰論壇由東莞納鈦公司發起。該企業去年在東莞中堂建立了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并研發出全球第一條卡尺自動化生產線。目前企業已進入試產階段,月產帶表卡尺2萬把,預計首年產值達2500萬元。企業負責人徐正武表示,預計三年后企業年產值將達到10億元。

全球首條自動化生產線投產

去年6月納鈦公司在東莞正式注冊,去年底企業在東莞中堂鎮南潢路建立了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廠區占地面積約4畝、建筑面積達2500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剛剛加盟“東莞制造”的新企業卻擁有一項“世界第一”的新技術——建立了全球第一條卡尺自動化生產線。

企業負責人徐正武表示,游標卡尺被譽為“工業的眼睛”,受到美國、德國、日本等全球先進制造業國家的重視,然而中國才是世界上游標卡尺生產第一大國,中國制造的游標卡尺占據了全球份額的75%。不過,這種廣泛用于精準制造的測量儀器,其生產工藝在過去數十年間卻未取得突破。

“直到現在,國內外生產游標卡尺依然采取人工手段,依靠技術工匠肉眼對鋼材進行打磨,因此生產效率低下,成本高、利潤低。”徐正武告訴記者,在納鈦公司成立前,他的團隊已經花了十年時間對游標卡尺的生產工藝進行攻關,“突破傳統手工制作,實現自動化生產”是這支科研團隊的夢想。經過多年研發,目前納鈦已取得多項國家專利,其中產品結構的專利成為了納鈦卡尺進入自動化流水線的關鍵。

在徐正武看來,要實現自動化生產必須打破游標卡尺“一體成型”的傳統工藝,通過“化整為零”讓卡尺各部件實現精致的量化生產,然后再通過精密的組裝技術,把各個部件融為一體。這種工藝,不僅提升了游標卡尺的生產效率,更降低了儀器的使用養護成本。“過去一體成型的游標卡尺,只要其中一個部件出了問題整個都廢了,如今可通過更換零件繼續使用。”

然而,卡尺本身就是為了精準測量而存在,通過“組裝”而成的游標卡尺如何保證各部件契合無間?長期以來,這個問題成為了游標卡尺難以突破“一體成型”傳統工藝的詬病。經過十年研發,徐正武及其團隊成功攻克了這個技術難題,“加法生產”產品結構的專利的誕生,最終實現了游標卡尺精密“組裝”生產。

抓住機遇東莞企業蓄力上市

目前,納鈦公司已進入試產階段,每月可生產帶表卡尺2萬把,預計首年產值達2500萬元。徐正武對企業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表示,未來三年企業將可生產2000種以上智能測量產品,屆時年產值將突破10億元。

“卡尺是經久不衰、不可或缺的工業眼睛。”徐正武告訴記者,全球約75%的游標卡尺在中國生產,國內行業近年來保持著20%的年均增長速度,目前中國年產卡尺約為3000萬把,年產值約500億元。在東莞企業家看來,每年3000萬把的產能對于偌大的市場來說,可謂“杯水車薪”。“我考察過中外企業,在德國,幾乎每一家先進制造企業一臺機床配備5把卡尺,而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一臺機床配一把卡尺都還沒實現。”他認為,由于傳統工藝產能上不去,游標卡尺成本高、養護不易,過去數十年巨大的市場需求一直未能得到滿足。他認為,游標卡尺的市場空間還很大,而東莞企業實現了自動化生產,產能將逐年大幅度提升,年產值將毫無疑問“水漲船高”。

除了廣泛應用于機械模具等先進制造業,如今游標卡尺還涉足家具制造、家居裝修等眾多產業鏈條,甚至還悄悄進入普通家庭。這無疑是游標卡尺制造者喜聞樂見的新趨勢、新業態。記者獲悉,由于普通工具測量精度不高,過去很多家具契合部位縫隙很大,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市場倒逼工藝技術革新,游標卡尺可實現更精確的測量,從而確保產品更加精細精致。“如今國外很多年輕人都自己動手做家具、家裝,他們也使用游標卡尺作為測量工具,保證天花、瓷磚無縫接駁。”

如今,先進制造業不斷技術革新,人們對品質生活要求越來越高,精密測量儀式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在種種“新常態”下,徐正武有理由相信他的企業會越來越好。事實上,納鈦公司才剛起步,而企業的掌舵者已經在為企業上市而蓄力。

東莞納鈦榮獲多項專利

由于傳統工藝“制肘”,游標卡尺一直停留在手工制作階段,作為先進制造業必不可少的一環,卻遲遲未能進入現代化生產,這就是游標卡尺制造行業的“痛點”。東莞企業納鈦公司解決了這個“痛點”,實現了卡尺自動化生產,因此東莞智造贏得了巨大的商機。

事實上,納鈦公司發現并解決的行業“痛點”并不僅僅一處,目前這家企業擁有了多項技術專利,每一個專利都是一個治療“痛點”的良方。

一般的游標卡尺,由于齒條敞露,在生產車間使用時很容易因為沾上灰塵而受損。而且卡尺一體成型,一旦部件損壞整個卡尺都廢了。使用壽命短,這是游標卡尺的另一大“痛點”。納鈦公司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高防護解決方案,借助這項專利技術,齒條隱藏在卡尺中起到了良好的防塵效果。

一般的游標卡尺,其量爪硬度往往在40到50區間,硬度低帶來測量的誤差大。針對這個“痛點”,納鈦公司采用特殊材料處理這一環節,使硬度最高達到90,提升了測量精確度以及量爪的使用壽命。這兩項技術,使得東莞制造的游標卡尺為業界產品平均壽命的5倍。

同時,東莞企業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采用不同材料制作游標卡尺,實現“私人定制”。

借助數顯卡尺,人們可通過讀取電子顯示屏上的數據,直接獲得測量結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然而,數顯卡尺一旦在潮濕環境作業,測量結果很容易出現偏差,這又是一個“痛點”。東莞納鈦另一項專利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實現了防水,更實現了測讀分離,為人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歷史】

公元9年,中國漢代鑄造了人類歷史第一把卡尺——新莽銅卡尺。目前該卡尺珍藏在北京國家博物館。

1631年,法國數學家維尼爾·皮爾發現了游標卡尺原理,因刻線技術限制無法制造。他的名字成為了游標卡尺的英文名。

1851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夏普公司創始人布朗·夏普制作了第一批四把0-4英寸的游標卡尺,其精度達到了0.025毫米。

1973年,瑞士TESA工具公司發明了帶表卡尺,精度達到0.02毫米。

1980年,日本三豐Mitutoyo公司,生產出世界第一把電子數顯卡尺。

2013年,雙零位卡尺誕生,可同時應用于游標、帶表及電子卡尺上。

2016年,全球第一條游標卡尺自動化生產線落地東莞。從第一把卡尺到第一條自動化生產線,中國“智”造千年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