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國“重返”亞洲前路漫漫

亞太日報

text

4月23日,在日本東京,一些民眾手持標語抗議奧巴馬訪日。新華社記者顏亮攝。

亞太日報30日香港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29日結束對亞洲四國的訪問返回華盛頓。外媒輿論普遍關注奧巴馬此次亞洲行,輿論認為,在中國與南中國海周邊國家的島嶼主權糾紛緊張加劇之時,華盛頓在為東南亞的盟友撐腰、實施重返亞洲戰略的同時,小心不刺激日益崛起的中國;也有外媒認為,奧巴馬亞洲行並不太成功,因為他未能推動為其轉向亞洲戰略提供支持的貿易協定,“亞太再平衡戰略也前路漫漫。

奧巴馬此行重要成果即是美菲兩國28日簽署了一項十年防務合作協定,為美國增強在菲駐軍鋪路。英國 《泰晤士報》 評論說,在中國與南中國海周邊國家的島嶼主權糾紛緊張加劇之時,華盛頓要為東南亞的老盟友撐腰。美菲新協議為期10年,評論說,許多分析人士相信,今後10年中該地區會爆發涉及中國的軍事衝突。評論說,隨著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逐漸結束,此舉是表明奧巴馬總統將軍事重點向亞太轉移的又一個具體步驟。美國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對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帶來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 評論說,奧巴馬似乎完成了此行的使命,即在安撫其亞洲盟友的同時不招致北京的強烈抗議。菲律賓等美國盟友之所以需要美國的保證,正是因為它們擔心,美國將戰略重心移至亞太地區的政策力度正變得越來越弱,而正是這一政策給這些國家削弱中國在領土爭端中的“強硬姿態提供了政策保險。

評論說,美國外交政策面臨的核心困局是,如何找到一種重返亞洲的方式,這種方式既不會破壞美國的信譽度,又不會影響其與中國的重要關係。儘管奧巴馬此次亞洲之行努力在解決這一難題,但這一問題仍可能加劇。

評論說,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已擁有導彈、潛艇和網路戰能力,這足以令美國在支持其盟友前仔細思考一番。然而這些實力也令中國的鄰國感到擔憂,促使其紛紛尋求美國給出更具體的解決方式,而這又帶來了地區緊張局勢升級的風險。

但也有外媒評論認為奧巴馬此行並不成功,“刺激中國的同時卻沒能談成TPP,奧巴馬踏上空洞的回國路,韓國 《首爾新聞》 29日總結奧巴馬亞洲行時說。日本東京電視臺的政論節目給奧巴馬的亞洲行打60分,並特意強調其在日本的收穫為零。

《紐約時報》 報導,奧巴馬原本打算利用此次東京訪問來宣佈一項協議;根據該協定,日本將開放其大米、牛肉、家禽和豬肉市場,這是達成貿易協定的關鍵一步。但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未能在奧巴馬訪日之前及時化解日本農民的強烈抵制。共同社26日報導稱,由於美國總統奧巴馬希望以寫明美國對釣魚島的防衛義務為條件換取日本在《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中做出讓步,日美聯合聲明推遲一天才得以發表。對於希望在首腦會談後立即發表聯合聲明以彰顯穩固同盟關係的安倍晉三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重大失算。日本外務省人士透露,聯合聲明的推遲發表對安倍來說“出乎意料。

奧巴馬28日抵達菲律賓後表示,美菲新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定》是為創建菲國參與訓練與協調能力,而不是要反制或遏制中國。新加坡 《聯合早報》 29日對此評論稱,奧巴馬沒直接承諾在南海與中國發生衝突時美國將援助菲律賓,可能令菲律賓當局大失所望。

香港 《大公報》 評論說,奧巴馬“亞洲行並未找到外交平衡。奧巴馬的承諾並未真正打消其盟友的疑慮。在日本和菲律賓,許多人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關鍵問題,如果烏克蘭事件在亞洲重演,美是否會出兵相助。但奧巴馬的“太極拳反令盟友生出更多忐忑。但同時,奧巴馬苦心孤詣的表演並未給中國帶來好感覺。中方注意到,奧巴馬尚未到達日本,其“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的言論就已出臺,並在訪問結束後寫進“聯合聲明;中方更注意到,美與菲簽署一項為期十年的協定以支援菲律賓在南海與中國對峙。

評論說,奧巴馬此訪顯然未能達到釋疑解惑、促進和平之效,特別是美刻意加固與日、菲等國家的同盟關係,更加深了北京的憂慮。在美國鼓動下,日、菲等國將有恃無恐,在東海、南海等地掀起新一輪攻勢,亞太地區形勢將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