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馮少協油畫展感悟海上絲路文明的魅力

亞太日報

text

馮少協《海上絲綢之路》畫展作品

【亞太日報訊】“海上絲綢之路馮少協油畫展”自5月25日在廣州藝博院開幕以來,吸引社會各界再次關注海上絲綢之路所象征的深刻文化內涵。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史學院院長顧澗清日前接受亞太日報記者訪問時說,40幅展出畫作或再現絲路千年記憶、或表現未來盛景的精彩畫作,正是用藝術之美描繪“一帶一路”的願景,借人文交流踐行“一帶一路”的行動。

包括《澳門南灣》、《黃埔商港》、《阿拉伯商船在廣州》、《南海神廟》、《廣州光塔》、《今日·香港維多利亞港》等40多幅畫作亮相本次畫展。其中既有描繪廣州、廣東洋面及水下考古文物的,也有反映東南亞、印度洋沿岸以及紅海、地中海沿岸諸港口城市的風貌的;既有再現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之輝煌歷史的,也有描繪現代“海上新絲路”的美好盛景的。這40多幅畫作充分展現了畫家對“海上絲路”為主題的獨特視覺。

今年下半年,這一系列作品還將到泰國曼谷、馬來西亞麻六甲等地巡展。將使身處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共同領略這一條綿延兩千年、橫亙數萬里的海上絲路的波瀾壯闊之美,理解這一條舟舶相繼、經貿相通、人文相融的海上絲路的歷史內涵。

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史學院院長顧澗清。資料圖片。

顧澗清說,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波瀾壯闊的文明圖譜,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海上絲路的文明,便是如此。海上絲路文明的交流互鑒,通過或學術、或詩歌、或丹青、或翰墨的方式表達,雖手法不一,然精髓相通、魅力無窮。

不以山海為遠

顧澗清介紹說,海上絲路文明的交流互鑒,不以山海為遠。2013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倡議。從那時起,馮少協就開始醞釀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創作系列油畫作品。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是本次全球畫展的學術主持人,他曾說過,以海上絲路為主題進行系列創作,在中國美術史上還是第一次。像這樣涉及重大歷史和現實題材的創作,時空跨度大,涉及瓷器、服飾、船舶、港口等無數細節,而每一個細節都涉及到大量的考據工作。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馮少協查閱了大量歷史文獻,同時還到海內外多個博物館以及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實地考察,查找各種水下出土文物,以及歷史遺跡和遺址,并最終選擇了把歷史遺跡和文物作為主要表現對象。

經過夜以繼日的努力,40多幅或再現海上絲路歷史,或展望21世紀海上絲路未來盛景的畫作一一問世。關於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廣東省文聯原主席劉斯奮曾評價說,這些作品既有遠景的開闊,也有中景的凝視,更有微觀的關注,從而形成了一種多維度、多節奏、多色彩的交響組合,使歷史獲得了頗有深度與厚度的表現。

馮少協《海上絲綢之路》畫展作品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在參觀了馮少協的海上絲路主題油畫後認為,海上絲路既是促進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經濟紐帶,也是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紐帶,這次展出的藝術作品生動再現了海上絲路的千年輝煌,相信隨著它們在東盟各國的巡展,將會使21世紀海上絲路戰略構想更加深入人心,為這一戰略的實施提供文化正能量。

顧澗清接受採訪時說,除了藝術價值之外,這一系列作品的公眾教育價值也不可忽視。繪畫是超越於語言的藝術,油畫更是世界各地民眾普遍都能接受的藝術表現形式,海上絲路留下了大量的史跡和遺存,但這些史跡與遺存只有經過匠心獨到的藝術加工,才能生動呈現在公眾面前,從而使公眾產生對海上絲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文化交流更親切,更有人文內涵,也更能提升他們對海上絲路文明的理解與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畫展的公眾教育價值也正是傳媒與藝術家共同孜孜以求的目標。

不以日月為限

顧澗清說,海上絲路文明的交流互鑒,不以日月為限。2000多年來,儘管海上絲路多次經歷血與火的洗禮,但船舶往來、舟楫相望,從未完全中斷;儘管海上絲路的歷史並非一直風平浪靜,但商人、智者、使節們還是征服了歷史的驚濤駭浪,把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薪火相傳;儘管海上絲路上的國家有大小、發展有先後,但都因海上絲路的互通有無而文明進步,美美與共。

油畫藝術引人共鳴,而學術研究又何嘗不讓人感奮。時光荏苒,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到現在,顧澗清與海上絲路的研究已經結下了近30年的不解之緣。他認為,藝術創作與學術研究,作為提升海上絲路文化軟實力的硬支撐,不僅促進了海上絲路的文化繁榮、精彩紛呈,而且還推進了海上絲路的文明互鑒、共同進步。

馮少協《海上絲綢之路》畫展作品

上世紀80年代初,顧澗清在連雲港市從事理論工作,當地人都知道趙朴初先生當時題的一首詩:“海上絲綢路早開,闕文史實證摩崖。可能孔望山頭像,及見流沙白馬來。”這首詩開始引起他對海上絲路研究的濃厚興趣,從此一直初衷不改。

顧澗清說,自己始終認為,圍繞海上絲路這一課題,不僅要研究其歷史和文化,更要對現在和未來進行前瞻性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撰寫了《論海州灣的綜合開發》、《連雲港與海上絲綢之路》、《沿海開發經濟簡論》、《中國陸橋經濟》並得到季羨林先生的題詞鼓勵,到本世紀初為促進廣州海上絲路史跡“申遺”建言獻策,完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課題和專著,直到今天創作、策劃大型紀錄片《海上絲路》。

近30年來,看著海上絲路研究從某一學科分支而漸成顯學,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對相關部門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顧澗清內心的興奮和欣慰自不待言。他說,隨著國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的發佈,這一條既薪火相傳、又重新揚帆的“海上新絲路”,使自己感到肩頭更增加了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顧澗清說,期待馮少協的作品除了藝術價值與公眾教育價值之外,還有其學術價值。如作品再現的海上貿易遺跡和遺存,其中可能還有一些價值至今未受到學術界的關注。這就要借助藝術家的丹青妙筆,喚起各地研究者的學術興趣,並促進彼此之間的學術交流,並結出更多的研究碩果,從而為推進“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提供智力支援。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文明似火,燭照古今。在世界版圖上,山海不為遠;在歷史長河中,日月不為限。海上絲路文明正是在交流互鑒中才被注入生機、賦予活力,從而孕育了多彩、平等和包容的豐富內涵。以海上絲路為主題的藝術創作、學術研究、詩詞歌賦、丹青翰墨等,都是海上絲路文明交流互鑒的一種形式和載體,都將推動海上絲路文明靜水流深、燭火長燃,從而在更大範圍共建“一帶一路”之願景,共用“一帶一路”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