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跌破3,受何影响?

界面新闻

text

“一家三口”的传统家庭规模正在被颠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2人。家庭规模是居住在一户的家庭数目。与历次普查数据相比,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减。

2021年5月11日,在由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宋健指出,家庭规模缩小被视为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家庭户均规模减小映射了怎样的家庭变化,特别是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的变化,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一直呈现缩减态势,从1964年的户均4.43人降至1990年的3.96人,2010年进一步降至3.10人。家庭户规模在1990年到2005年之间缩减幅度较大,之后缩减趋缓,2015年平均家庭户规模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持平。按照“七普”公布数据,2020年这一态势被打破,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减至2.62人,较上次普查/抽样调查户均减少了0.48人。

宋健指出,中国家庭户规模的缩小被认为与计划生育有关。长期施行的普遍一孩政策极大压缩了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也因此减少了家庭人口规模。以经典核心家庭为例,已婚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和已婚夫妇生育3个孩子相比,家庭户规模会缩减2个人。研究表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家庭规模的变化的确与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有关。

宋健强调,在生育率持续稳定在低生育水平的背景下,家庭规模的下降主要受到家庭户数快速增长的影响。虽然家庭户人口总数和家庭户总数随时间都呈现增加态势,但家庭户数的增加更为迅速,特别是在2005年之前,家庭户数的年均增长率按近3%,之后,年均增长率迅速下降,但仍不低于家庭户人口数的年均增长率。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而言,家庭户人口数的年均增长率从未超过2%。

宋健认为,家庭户数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立户水平的提高,这与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开启的住房制度改革,使更多的中国人得以拥有自己的住房,不必再拥挤在一个屋檐下;与此同时,日益普遍的迁移流动也使原本居于一户的家庭成员分散多处。家庭户数的快速增长不仅推动了家庭户规模的缩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结构,如单人户和夫妻户的比例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