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雙反”不利光伏產業

APD NEWS

text

6月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首都歐盟總部,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左)與新聞發佈會主持人交流。

新華社記者閆婷攝。

歐盟委員會4日宣佈,歐盟將從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徵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雙反未能在兩個月內達成解決方案,4個月之後稅率將升至47.6%。對華光伏雙反,這無異于判歐盟光伏產業死刑。這不僅是許多業外觀察者的看法,擁有530多家企業成員、代表歐洲6萬個就業崗位的歐洲平價太陽能協會(AFASE)同樣這麼認為。

為什麼?因為全球光伏產業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同行,而是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光伏產業與傳統化石能源競爭的關鍵是降低成本,如果石油天然氣等常規化石能源保持低價,無情的市場規律將使得光伏產業難以找到足夠的需求。當前正是由於石油天然氣等常規化石能源價格暴漲,才使得太陽能發電具備了一定的商業競爭力,贏得了較大的市場規模。

慫恿對中國同行發動“雙反、企圖維持光伏產品高價的歐美廠商,奉行的是一條不切實際的錯誤經營思路,只能使光伏產業難以足夠迅速地降低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在常規化石能源面前難與爭鋒。須知全球光伏產業面臨的現實是這兩年全球初級產品牛市已經終結,包括能源在內的初級產品行情已經大幅度下跌,美國發起的“葉岩氣革命更令石油天然氣價格面臨繼續下行的重壓。在這種情況下,企圖通過對華雙反而維持歐盟市場上光伏產品的較高價格,何異於判處歐洲光伏產業“死刑?

6月5日,一家中國新能源公司的員工在組裝太陽能電池板。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是一個指導思想和內部運行混亂的機構,基於錯誤假設前提和曲解作出的註定要遭到失敗的決策,此案的發起和推進,再次充分暴露了這個區域經濟組織深刻的內在缺陷,也讓人們無法對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景過分樂觀。

在光伏產業發展及對華光伏雙反案上,歐盟內部的指導思想紊亂:這個組織所要追求的究竟是什麼?是一個能與替代產業競爭、而且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還是一個效率低下、既無法與替代產業競爭又無力與海外競爭者同場角逐、只能托庇於貿易保護並持續吞噬巨額補貼的無底洞?……歐盟貿易機構的所作所為讓觀察者們得不出一個合乎邏輯的明確結論,讓市場參與者們無法形成穩定的預期。

在光伏產業發展及對華光伏雙反案上,歐盟內部運行的紊亂更是顯而易見,一方面歐盟貿易機構緊鑼密鼓推進對華光伏雙反;另一方面英、德、荷等國公開抨擊反對,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投出反對票。德國副總理公開批評徵稅措施是一個錯誤,德國總理在中德聯合記者會上強調將盡全力阻止歐盟因此案而引爆中歐貿易戰,在投票中只有法國、義大利、立陶宛、葡萄牙4個國家支持歐委會,有18個國家均持反對意見,其中包括德、英等歐盟經濟大國。歐盟委員會及其貿易機構混亂的內部運作,已經將自己推向窘境。

多年來的表現及其機構運行實際績效表明,歐盟並不是一個能夠及時迅速做出重大和著眼長遠的決策並迅速落實的機構,更多地顯示出來的是拖遝、扯皮,容易被政治遊說左右擺佈,以及容易被局部和短期效益綁架。這樣的機構即使企圖制定實施含有深意的政策,只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對華光伏雙反案再次顯示了這一點。

歐盟對華光伏雙反充分暴露了他們政治體制的缺陷。在西式代議制民主政體下,本來就有很高傾向將自身危機歸咎於外國的“不正當貿易行為,從而訴諸貿易保護,歐盟的這類問題又比美國更嚴重。在這起案子裡面,是太陽能世界之類低效率公司及其管理層的私利和遊說能力與歐盟相關部門“刷存在感的欲望一拍即合,中國產業的合法權益淪為犧牲品。

6月5日,一家中國新能源公司的員工在車間內加工硅片。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對此,中國如之奈何?首先,貿易“報復毫無疑問是最近在咫尺的應對手段。儘管對美、韓、歐多晶矽反傾銷案涉案金額不能與歐盟對華光伏雙反金額相提並論,但深陷主權債務危機的歐盟經濟有求於中國進口、中國投資之處甚多。

其次,我們需要啟動和擴大國內市場,幫助國內產業度過產業寒冬。只要成功啟動國內市場,美歐的“雙反就不可能打垮、消滅中國光伏產業這個競爭對手,須知中國國內市場規模廣大。國產光伏電池價格大幅度暴跌,也給國內市場需求上升創造了條件。

第三項策略是走出去,在歐美和其它國家市場直接投資建設光伏電站,帶動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在這方面,一些企業已經開創了比較成功的榜樣。

第四是熬過市場寒冬。傳統化石能源行情下跌是對光伏產業的最大威脅,高效率、低成本的中國光伏企業很多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來,歐美光伏企業的低生產效率和高成本則決定了它們難以為繼。即使歐盟最終對我們實施雙反,傳統化石能源下跌的熊市也可望在雙反期間替我們淘汰很大一批歐美競爭對手,這不僅意味著競爭對手減少,而且意味著未來雙反期滿後鼓噪延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呼聲削弱,對於熬過市場寒冬的中國企業在雙反期滿後大展宏圖是有利的。

作者簡介:


梅新育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