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险”)试点将在2017年底启动。
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税延养老险试点。
税延养老险,是指允许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人在个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税。由于退休后收入通常大幅低于退休前,这意味着领取保险金时投保人要交的税款变少,同时降低了投保人当期的税务负担。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目前税延养老险试点方案已基本成型。具体来看,此类产品提供一定保证收益,从投保人退休起开始定期(期限可选)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
根据券商测算,税延养老险试点启动后,预计将为险企带来1260亿元的保费增量。
2017年底前启动税延养老险试点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税延养老险产品将遵照“收益保证、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的设计原则。
收益保证,是指税延保险产品在存续期内向投保人提供保证收益或最低保证收益,确保养老金安全稳健增值,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长期锁定,是指在产品存续期内,投保人积累形成的养老资金锁定于养老用途,使用目的明确,除特殊情况(如投保人死亡、全残等)外不得随意变更用途;
终身领取,是指税延保险可以提供从投保人退休起开始每月或每年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的服务,也可以选择保证领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等期限,有效化解投保人在养老金领取期所面临的长寿风险。
早在2008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税延养老险纳入国家决策以及“研究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的具体议题。九年来,天津、上海等地逐步推进税延养老险试点。不过,税延养老险的落地实施仍存在不少难点。
一是在征税方面,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以单位代扣代缴为主,个人直接纳税操作相对复杂。税收递延是当期免税,领取时还要补缴税,操作流程复杂、业务延续时间长。而单位并没有配合员工个人投保的强制义务,因此客观上会影响个人购买意愿。如何理顺简化税收递延的操作流程,使消费者投保更为便利,是操作层面的一个难点。
二是在社会认可程度和购买意愿方面,一方面,税延养老险是一种新事物,养老保险资金是需要长期锁定的,社会公众对其认可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从税优健康险试点的情况看,“每月200元,一年2400元”税收优惠力度稍显不足,特别是对基本保障较高、待遇较好的单位职工,吸引力不强。
险企预计增加1260亿元保费
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按照此前税优健康险的试点推广来看,税延养老险或将采取机构分批、地区分批的试点方式逐步推广。且在推广初期,由于个人投保税延流程较为困难,机构将采取“个险团做”的方式让消费者投保。
华泰证券认为,从量上来看,即便是静态测算,税延养老险将会带来1260亿元的保费增量。税延养老险客群的前提必须是纳税人,按照中国约3000万纳税人的体量,假设五成纳税人购买税延养老险,按照每人每月700元的交费上限计算,一年将为机构带来1260亿元的保费收入。
不过,由于试点初期税延养老险并未在全国推开,华泰证券预计实现1260亿元的最终保费额度需要5年的时间。未来叠加人均收入增幅和交税人群的增长,以及未来有可能的免税缴纳额的动态调整,税延养老险带来的增量资金将达到约2000亿元。部分养老保险机构人士认为,短期来看,税延养老险对于行业的影响有限,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
海通非银孙婷团队认为,税延养老险将有效提升保险公司内含价值。税延养老险的发展预计将提升上市保险公司2017年内含价值4-6个百分点。中国人寿(601628)、中国平安(601318)、中国太保(601601)、新华保险(601336)的2017年内含价值预计将分别增长4.2%、4.0%、5.8%、6.0%。
受国务院推动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7月5日保险股大涨领跑大盘。其中,新华保险涨幅超过7%,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涨幅均超过2%。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