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據路透社報道,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最新公佈,2016年12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升1.04%至122.86,為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上月修正後為升0.57%。
12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升0.80%至118.55,為連續三個月上升,並與實際有效匯率同創半年新高,上月修正後為升0.33%。
國際清算銀行在公佈當期數據時,會對歷史數據進行修正。
根據BIS公佈的數據統計,2016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累計下跌5.69%,名義有效匯率則累計下跌5.85%,均為七年來首次出現年度下跌,且跌幅創2003年以來最大。
2003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跌6.48%,名義有效匯率跌7.90%。而2015年實際有效匯率漲3.93%,名義有效匯率漲3.66%,為連續六年上升。
由於實際有效匯率是經過通脹調整的,名義匯率漲幅小於實際匯率,表明當前中國的整體通脹水準要低於可比較的國家的通脹水準。
中國2016年12月CPI保持了溫和上升的態勢,漲幅略有回落,但受大宗商品價格攀升拉動,PPI大幅超預期並刷新逾五年高位,從年初的-5.3%轉為升5.5%。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BIS權重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去年12月微升0.30%至96.24,上月為上升0.93%。
2014年人民幣實際和名義有效匯率漲幅均較2013年放緩至6.4%;2013年兩者分別升值7.9%和7.2%,較2012年的2.2%和1.7%明顯提升。
BIS的有效匯率指數是基於2011-2013年貿易數據權重,並以2010年為基期。在人民幣指數的權重中,歐元、美元和日圓分列前三位。
(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