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2015年中國經濟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王希 牟旭)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各方對中國經濟走勢更加關注。新常態下,各項數據升降起伏背後,是中國經濟發展變化大勢。

經濟增速換擋至中高速

7.0%、7.0%、6.9%——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由過去高速增長換擋至中高速,就業、物價、收入等指標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從橫向看,7%左右的經濟增速領先於全球主要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左右。從縱向看,中國經濟體量已突破10萬億美元,現在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含金量”比過去更高。

經濟增速回落,一方面源於中國經濟步入發展新常態,潛在增長率趨於下行;另一方面也有內生主動調整的因素。1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完成了今年主要目標任務。

工業生產承壓明顯

在國內外需求乏力、去產能尚未結束和經濟結構轉型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下,今年以來中國工業生產壓力明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一直在5.6%至6.8%的區間內波動,較往年明顯下行。經歷過9月、10月的連續下滑後,11月份工業增速較10月份回升0.6個百分點至6.2%。當前工業領域企業整體盈利能力仍在下降,中期看工業生產依然承壓。

服務業佔據“半壁江山”

前三季度,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51.4%,比去年同期高出2.3個百分點。作為重要先行指標,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自年初起一直運行在53%以上,表明非製造業保持了景氣擴張態勢,對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斷增強。

2013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過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大產業,此後經濟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型,服務業成為國內外投資的重要領域。今年以來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2萬戶,其中不少集中在服務業領域,尤其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房地產調整持續

“分化”與“調整”是2015年樓市兩大關鍵詞。一方面,隨著房產價格單邊上漲時代結束,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年初出現“兩位數”收縮,之後增速逐步轉正、企穩;另一方面,一線城市調整較快,三、四線城市則依然背負著高庫存的包袱,而且隨著人口在城市之間的流動加劇,大城市與中小城市之間樓市的分化格局更加明顯。截至11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一路回落的態勢並未發生明顯改變。

物價“穩”字當頭

物價穩是今年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特徵。自年初起,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漲幅連續位於2%以下的區間內,8月份攀升至2.0%的年內高點,此後有所回調。前11個月CPI上漲1.4%。

年內工業生產領域持續面臨一定的通縮壓力。截至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連續45個月下降,這既有傳統領域產能過剩的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

再平衡中“三大需求”穩中有升

受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投資增速提高的影響,1至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與前10個月持平,改變了這一指標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一路放緩的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自下半年起穩步回升,已連續4個月加快。11月份進出口仍在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尤其進口大幅收窄了10.4個百分點。消費“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將為中國經濟中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