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册 | 最盼是初一

亚太日报

text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中国人有两个新年,过了农曆年,新一年才算真正开始。

新衣新帽好饭菜,都留在大年初一郑重享用,这是春节专属的仪式感。盼望新一年要比过去一年更好。

过去孩子的新衣服,都靠妈妈一针一线缝出来。子女多、日子也不宽裕的家庭,孩子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这件衣服,是孩子一年的盼头,也是母亲最挂心的事。

山东姑娘李倩坤7岁那年,母亲决定为她做第一件新衣。她记得,衣服前襟和领子是玫红色的,而袖子和后襟是用花布做的。这

件独一无二的花衣裳把邻居小姑娘们羡慕坏了。

妈妈说:被子没有被里也一样盖,俺闺女过年没新衣裳穿可不行。那一年,李倩坤穿上了日思夜想的新衣服,却哭得很伤心。

困难年代有一种年俗,叫作“回碗”。客人到家里拜年,主人总要在客人碗里加点好菜,一个鸡腿、一个荷包蛋都可以。

而客人端起碗来,这些肉蛋不能真吃,而是拨在一边,吃完麵条喝完汤,再把碗和肉蛋还回去,还要连声说:吃好了吃好了,都吃了!如此这般“回碗”,一点小小的荤腥,可以接连款待好几拨客人。

在北方,吃新年第一碗饺子,更岁交子,喜庆团圆。时代再发展,大年初一的餐桌上永远有饺子的一席之地。

而南方过初一,湖南人吃年糕;湖北人喝鸡汤;江西人要吃鱼;广东人吃“万年粮”。闽南人新春第一餐吃麵条,寓意“年年长久”,安徽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年味盛在碗里,祝福挂在嘴边。梁实秋曾写,“初一特别起得早,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还要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

从登门拜访,到寄贺年卡、打电话,再到发短信、电子贺卡、微信拜年……从前拜年,半天儿只能走几家,现在拇指动动,祝福也能群发。

华人走向世界,也把春节带向世界。如今,春节已经成为了全球的节日,从纽约帝国大厦华灯初上到布鲁塞尔广场盛装游行,不同肤色的人们同享辞旧迎新的喜悦。

过去数著日子等过年,眼巴巴地盼著穿新衣服、吃饺子,现在这些早已不是春节的专属,但这份期盼从未改变。又到大年初一,新的一年,你在盼望什麽?

本视频内容由新华网亚太有限公司制作并授权《亚太日报》发布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