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的感受》:亚裔美国人并非铁板一块

华盛顿邮报

text

作家凯茜·帕克·洪最近推出了新书《少数派的感受》(

Minor Feelings

),她所说的“少数派的感受”,指的是身为一个非白种人生活在美国的各种苦恼:包括实际生活体验与美国承诺的自力更生、刻苦耐劳以及前所未有的完美融合之间的不一致。她解释说,多数派的感受是占上风的主流感受,但是少数派的感受也会不断累积而且一直持续,这是一种负面对立的情绪和矛盾,而且长期无法排解和消除。

人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少数的”这个词拥有不一样的内涵:它所描述的应该是些琐碎烦人又微不足道的状态,是时代大剧中的次要情节。毕竟,《少数派的感受》一书中收录的文章主要讨论的是亚裔美国人,而这个种族群体常常被认为游离在美国的核心国家叙述之外。在定义她的措辞时,洪凯茜从未明确承认“少数的”这个词可能包含着第二种含义。然而,她在这本书中始终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有着“说不清的饱受磨难的身份”的亚裔美国人不认为、或是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声称自己也是美国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正如她所说:“在美国,亚裔族群没有存在感,亚裔族群总是退居谦卑的位置。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存在感来让别人认同我们是真实存在的少数族群。”

洪凯茜是一位诗人兼评论家,在纽约的萨拉劳伦斯学院任教,一直以来,她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会涉足这个题材。作为一名作家,洪凯茜一直不赞成对“我们”的含义一概而论。她写道,“读研究生时我就知道,任何对自己身世或经历的揭露,尤其当涉及种族身份或性别方面时,都会被看作是软弱的表现。” 洪凯茜学会了视自己的身份为一种不宜多说的不利因素,但是,当她看了理查德·普莱尔的喜剧后,她的这种想法改变了。普莱尔的精彩独白令她震惊 ,帮助她从原来那种消极压抑的怯懦中挣脱出来,激励着她勇敢面对,最终促使她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用作写作的素材。现在看来,洪凯茜似乎已经决心突破自己原本根深蒂固的为白人读者写作的思维习惯,但她也不无揶揄地承认,“如果我还是为自己写作,那就意味着我思想中的一部分自我仍然希望取悦白人。

尽管存在着这些难题,《少数派的感受》可以像《克里夫笔记》(Cliff Notes, 美国的一套经典文学导读丛书,用精华笔记的形式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经典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译注 )一样,为任何对亚裔的存在现况不甚了解的人做出精到而简练的解释(包括白人或其他种族)。洪凯茜的书能够帮助每一位读者轻松地进入这个话题,她在书中回顾了历史上各个重大事件,而且突出了其中的关键点:例如,中国劳工建成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铁路、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以及仇恨穆斯林罪案等。她解释道,亚裔美国人并非铁板一块,而只是一个由多个不同族裔的人组成的“脆弱的联盟”,也是美国所有种族群体中收入差距最大的一个群体。她在书中讲述了“ ‘模范少数族裔‘的假象是如何形成的”:原因是自1965年取消了之前的配额制移民法案后,美国只给亚裔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发放移民签证。

除了这些富有责任感的阐述外,洪凯茜在书中还讲述了自己在洛杉矶的成长经历:开始她生活在工薪阶层占多数的韩国城一带,后来搬到了城市西边富裕的白人区。她的叙述是苦涩的 ,而且仔细地剔除了记忆中任何可能被美化成高贵的悲剧或带有怀旧情绪的含糊片段。心底的愤怒是不能被美化和修饰的。她记得,有一次她的祖母对一群白人孩子致以问候,这些孩子却以嘲笑和辱骂回应,而且还用脚踢了祖母。不久后,她又目睹一个白人对她母亲说的英语多次摆出一副“勉强忍受的可怕的表情”。回想起这些事件,洪凯茜从中体会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属于少数族裔的感受:这是一种虽然不至于升级为呼唤正义、却也一直让人难以排解的愤怒。

《少数派的感受》

尽管副标题是“对亚裔美国人的综述”,这本书还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其他族裔的情况。“ 我强烈地感觉有必要写下这个国家中其他族裔的生存经历,把我的想象空间封闭起来,只留下那些与我相似的人,”洪凯茜说,就是向“种族隔离的想象力”设置的界限表示屈服。这种想法确有道理,不同的种族并不是生存于真空之中。然而,这种写作策略最终似乎还是有所回避。例如,书中讲述童年的美国人的章节进行了一次有些离题的通俗文化方面的分析,将贯穿于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天真态度,与《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被奴役的女孩托普西的假装任性进行了对比。在进行了有关白人的权力和对黑人的仇视行为的讨论之后,洪凯茜的分析陷入了僵局。尽管在书中谈到了青年时期的生活体验,包括她在首尔度过的夏天,以及她“没养宠物而且关系紧张的”家庭生活,但她没能突破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进而对亚裔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理论上更具普适性、更具概括高度的叙述。

这本书中最精彩的几篇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源自作者强烈的个人探索的欲望。《一位艺术家的画像》一文仔细研究了韩裔女作家特蕾莎·车学敬的遗作,《受教育经历》一文则讲述了洪凯茜在大学期间与另外两位亚洲女性的友谊,这两人都是很有抱负的艺术家。这两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呈现一个主题,同时又尽量避免使之成为一种生硬的符号。洪凯茜认为问题的答案是一种严谨的沉默:因为当直言不讳的表达可能被误读,揭露细节又可能被指“耸人听闻或毫无缘由”时,策略性的省略可能比语言更有力量。她的这些文章建议我们,可以采取一种不同的方法从整体上去了解“少数派感受”:如果我们试着像读诗一样去解读“少数派感受”,也许我们会感觉舒服一些。洪凯茜自己也说,她之所以倾向于使用抒情的诗句,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位难以用英语准确表达思想的人来说,诗都是一种宽容的媒介”。诗歌为痛苦留出了一段空白的空间,而不是把痛苦包装起来供人消费。

但是散文的写作也有着一些隐含的规则:它要求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论点时更直接、更诚恳。洪凯茜最终还是使用了她曾经刻意回避的“我们”一词,这并不奇怪。她的这一做法也提醒我们,政治活动家为了达到政治抱负,在1968年造出了“亚裔美国人”一词,目的也是用以展示他们之间的团结。然而,令人感到惊讶的是,用这样一个带有些许胜利意味的词语,洪凯茜说出了“我们一直在这里”这样的句子。这是一个很适合在政治集会上或海报上出现的句子。你可以想象,如果洪凯茜在一首诗里或是一篇学生的论文里读到这样的句子,她一定会对其进行毫不留情的剖析:“这里”是哪里?我们真的可以说“一直”吗?这一切将会把我们引向何方?在这样一本不断进行灵魂拷问的书里,这种信心看上去似乎只是一种预先摆好的姿势。

通过洪凯茜的书,我们认识到她笔下的“我们”其实有着广泛的内涵。她笔下的“我们”包括那些从前被殖民的人、祖先曾经历过灭顶之灾的幸存者(如美洲印第安人)、外来的移民以及正在遭遇灭顶之灾的难民。一言以概之,“我们”指的是致力于反对白人至上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全球大多数”。这种休戚与共的团结也许会令人感觉肃然可敬,但同时也掩盖了一些作者思想上的局限。亚裔美国人能提出一个更加具体的“我们”吗?我们能在自己的种族身份中找到意义吗?还是我们只能通过将自己列为非白人或追寻自己的家族史和原籍才能获得意义?这本书不愿在此问题上多说。在这里,沉默令人感觉窒息。

洪凯茜坚持认为,她的书并不足以让亚裔美国人“显得更具体生动和更贴近美国文化”,然而,“少数派的感受”令亚裔美国人在一些全球性的斗争中变得更具意义,而且似乎与这些斗争联系得更为紧密。认识到自己被当作一项宏大事业中具有利用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算最糟糕,但如果还存在其他一些更为丰富和更具广泛内涵的东西,这本书并没有为读者明确指出。

本文作者Sophia Nguyen是Outlook/PostEverything的特约撰稿人。

(翻译: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