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8月2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6年夏季高峰會上表示,9月開始,亞投行將啟動30多個國家提交的成員國資格申請審議程式。
“亞投行的成功籌建和順利開業,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金立群說。
在今年6月25~26日舉辦的亞投行年會期間,金立群曾在記者會上表示,新成員接納的截止日期是2016年9月30日,希望亞投行的新成員能在2017年初加入亞投行。
這意味著,目前已有57個創始成員國的亞投行將大幅擴容。如果提交申請的國家都獲得通過,成員國將很可能超過90個,這一數量超過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亞投行也將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全球第二大多邊開發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亞投行擴容的意義很大。”
李巍認為,一方面,亞投行如果能實現擴容到90多個成員國,很顯然有利於中國發展經驗,特別是中國基礎設施發展經驗的傳播和分享。另一方面,亞投行的擴容說明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了,有利於實現中國一直推行的“夥伴關係網絡”外交戰略。
分享中國發展經驗與成果
金立群25日表示,中國政府宣導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不僅在中國,也在全球得到了廣泛認可與共鳴。亞投行的成功籌建與開業,同樣體現並踐行著這五大發展理念。
金立群介紹,從一開始,指導思想就非常明確,現有多邊發展機構好的經驗做法,要吸收借鑒,但不會克隆它們,而是創新發展。作為第一個由亞洲發展中國家主導的新型多邊開發機構,創新治理機制,確保董事會所有職能得到切實發揮的前提下,建立了非常駐董事會制度,以提高效率,節省成本;在提升決策效率的同時,建立起非常明確清晰的問責機制;專案採購和人員招聘,向全球開放;結合國際標準和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確立了一套環境與社會政策,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主要以基礎設施為支持對象,推動互聯互通,正是為了促進區域聯動共用式發展。
他還強調,亞投行倡議的提出,來源於很多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經驗。
李巍告訴本報記者,雖然亞投行的制度設計基本上模仿了世行和亞開行的一些制度設計,但不可否認的是亞投行由中國主導成立,所以一定會體現中國開發性金融實踐等經濟發展理念。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國與國經濟的競爭,除了是經濟規模的競爭、技術能力的競爭,還是發展理念的競爭。”李巍說。
李巍認為,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最成功的一個方面就是中國的開發性金融,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代表的政府主導的開發性金融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巨大貢獻。在世界各國中,中國當前的基礎設施基本上是一流的。為什麼中國能夠把基礎設施建得這麼好,確實是值得總結和傳播的。
擴容成功或將面臨新課題
在目前亞投行57個創始成員國中,有37個域內國家,占亞投行股份的75%;20個域外國家,占股份的25%。
金立群此前曾介紹,亞投行新成員資格向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成員開放。符合申請成員資格的申請國家或經濟體經理事會特別多數(即理事人數占理事總人數半數以上,且所代表投票權不低於成員總投票權一半)投票同意後,可成為亞投行成員。
李巍告訴記者,更多非亞洲域外國家的加入,給亞投行提出了新問題,那就是亞投行今後的業務是否要限於亞洲。擴容後,亞投行90多個成員國將佔據全球200多個國家中的近一半,亞投行本身的規模已經超越了一個地區性銀行。
亞投行並沒有官方公佈提交申請的30多個國家的具體名單,但其中加拿大等錯過當初創始成員國申請的大國以及更多希望加入亞投行的歐洲、非洲和拉美國家。
截至目前,美國和日本這兩大經濟體尚未對申請加入亞投行有所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