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提档7月27日晚上8点上映后,从第二天起,保持了连续12天单日票房过2亿的纪录,直到8月9日才降低到1.7亿,目前总票房已超过40亿。
这样的票房成绩,也让《战狼2》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电影圈,继《美人鱼》之后,再次将影响力渗透到资本市场。资本关注的焦点,都放在此前北京文化联合影联传媒进行的8亿保底上。
《战狼2》中的樊大使(中)正是由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饰演
对影片进行保底发行,是北京文化转型影视产业后惯用的方式,从《心花路放》开始,北京文化几乎没有出现过保底失败的情况。但从大环境来说,保底发行在经历过2015年的黄金期之后,在2016年下半年已经出现太多失败的案例,所以当《战狼2》还未开拍时,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只看过剧本就喊出8亿的保底,在当时算得上一种“激进”的策略。
不过宋歌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没有“超过80%的信心”的信心不可能去做这件事,“我们有信心把《战狼2》提高到一个至少是8亿量级的商业片”。他的信心有三点来源,其一是《战狼2》的军事爱国题材是市场需要且稀缺的,其二是吴京背后的拍摄团队十分认真努力,这个班底能够保证影片的质量,其三就是北京文化将派出团队进行深度合作。
这并不是北京文化唯一一次在影片拍摄完成前就进行保底了。在陈国富监制的《二代妖精》前期筹备时,北京文化也进行了5亿的保底。这是北京文化深度介入影片的一种策略,通过保底,能够全程参与到影片的筹备、策划和拍摄当中,甚至在剪辑上提出意见。这些都需要极高的对内容把控能力的同时,也能锻炼公司里相对较新的团队。
其实,在看完剧本决定保底时,宋歌对战狼的预估只有12亿。当时他给出了8亿和10亿两个不同的保底计划给吴京,由吴京最终选择了8亿的方案。有了保底,也让吴京有足够的底气为了作品的质量不断提升打磨,哪怕《战狼2》的预计成本已经高达1.5亿,最终是在宋歌“摁着他关了机”的情况下依然严重超支,花了2亿才完成。
宋歌和吴京认识很早,而在《战狼》筹拍时,宋歌就有过投资的念头,却因为某些机缘错失。《战狼2》的投资早早被许多公司所看中,吴京没有办法再拿出更多的份额给北京文化,宋歌“不想占便宜,那不是商业合作伙伴应该做的事”,便只投资了500万,选择以保底发行的身份,为《战狼2》“保驾护航”。
事实上,北京文化目前并没有什么院线发行的能力,在保底联盟中,负责的是总体统筹宣发工作和供应商,具体的执行,则分别落在影联传媒和启泰文化手中:影联传媒负责发行和新媒体宣传,而启泰文化负责大型项目落地和营销。
启泰文化进入保底团队当中,完全是因为影联传媒。影联传媒董事长讲武生透露,同样错过了《战狼》的他,这次他只花了3周就确定保底《战狼2》,并在之后,很快将自己一半的保底份额平价转让给了合作过《血战钢锯岭》、《绣春刀2:修罗战场》等项目的启泰文化,“引入启泰文化,看重的是营销实力,他们能使影片项目变得更大,我们要的是绝对值,而不是份额”。
通过这三方的保底协议,《战狼2》在开拍前就收获了近2.17亿的保底金额。这些资金根据保底协议分5次支付。第一笔4000万协议生效15日内,第二笔3000万关机前7日内,第三笔3000首次看片后15日内,第四笔4000万拿到《公映许可证》《技术合格证》的7日内,最后一笔7759万爱影片上映3个月内。其中,前四笔1.4亿由北京文化支付,最后一笔7759万由影联传媒支付,并垫付6000万的宣发费用。在启泰文化加入之后,最后一笔钱和宣发费用由影联传媒和启泰文化共同承担。
在票房分账上,这张保底合同也与其他的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规定,当《战狼2》总票房不高于8亿时,保底方的分成比例为12%,制作出品方的分成比例为88%;当总票房在8亿到15亿元之间时,超出部分保底方的分成比例为25%,制作出品方的票房分成比例为75%;影片总票房超过15亿时,超出部分保底发行方分成比例为15%,制作出品方的票房分成比例为85%。
目前总票房超过40亿。如果就按照这一票房收入计算,北京文化通过《战狼2》,已经获得大约1.6亿左右的收益,影联传媒和启泰文化共获得收益1.14亿左右,而吴京的公司登峰国际占项目投资50%的比例,将获得超过6.6亿元的收益(数据为估算,或有一定误差)。可见,这是一张非常偏向于制作出品方的合同,保底方的最高分成仅有25%。讲武生透露,当年华谊兄弟保底《西游降魔篇》时,超出部分的分成达到了70%。
这样的保底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已经从过去看片后进行票房保底的“赌局”概念里跳脱出来,成为一种在没有拿到合适的影片投资份额的情况下,能够深度介入影片制作并获得相对丰厚利润的一种手段。
通过这样的保底策略,北京文化还收获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在短时间内股票大幅提升。
上一次通过单片的票房暴增带领公司在资本市场获得大涨,还是在2016年春节档的《美人鱼》。在此之前,光线传媒正是最为典型的“好片带股价”的公司,从2012年的《泰囧》,到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再到2015年的《港囧》,最后是投资1亿并保底的《美人鱼》,都带领光线传媒股票有过不同程度的大涨,最高涨幅达到9成。
但在2016年下半年之后,“传统影业公司股价涨跌全看票房收益”这一理论却彻底被打破。在2016年底、2017年初,光线出品或发行的《你的名字。》、《大闹天竺》、《嫌疑人X的献身》等影片都创造了同档期佼佼者的票房成绩,但依然受当时影视股整体低迷的影响,股价下跌了超过13%。
通过《战狼2》的票房大涨,从2016年9月开始震荡下跌近10个月的北京文化的股票,在2017年7月24日开始从最低点每股13.19元大幅上涨,并自《战狼2》7月27日上映后连续多日涨停,在8月7日上升至最高每股22.5元,市值也从7月24日最低的95.7亿上升到8月7日最高的163.3亿。
北京文化股价近一年的走势
然而,这场用1.45亿投资撬动的最高达67亿的市值上涨,却因为8月7日晚的一则公告戛然而止。公告称,公司董事丁江勇、副总裁邓勇、副总裁杜扬、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陈晨、财务总监于晓萍,向公司提交《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共减持约占公司总股本0.2%的股份,在当时约价值3000万元。其中表示,减持原因,是“自身资金安排需要”。
公告截图
这个公告引起了部分投资者的“恐慌”,北京文化在8月8日跌停收盘,虽然在9日、10日小幅回升,但在11日再度跌幅超过7%。总市值也从最高的163.3亿元跌至11日收盘时的130.65亿元。
对电影公司来说,某个项目的成败,并不能真的代表整个公司与团队的价值与能力,北京文化通过保底参与《战狼2》的制作和发行,采用的是一种提升团队能力的策略,能得到的不仅是一时的经济收益,更能够让团队学到如何打造优秀商业片的经验,能够“授人予渔”。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作为董事长的宋歌才会在明知高管集体减持可能对正在上涨的股价造成巨大影响的情况下,依然通过了他们的这一申请。因为此时追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投机行为,就连《战狼2》票房究竟能不能达到50亿、甚至60亿,宋歌已经没有多大兴趣,“破了20亿之后,已经对每日票房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如果是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去看,北京文化深度参与了《战狼2》这样堪称现象级影片的开发,未来对商业片的把握、对国内市场的认识,都会有着质的提升,这比一些单纯的数字变化有价值的多。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