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讯】工信部部長苗圩稱,工信部正在與國家發改委研究制定處置“僵尸企業”的具體實施方案,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苗圩是在今日(2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作上述表態的。
2015年12月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提出五大任務,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其中“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首要任務,而“去產能”的核心就是“僵尸企業”的退出。
和苗圩一同出席發布會的工信部副部長馮飛表示,國務院已經確定推進“僵尸企業”的退出主要在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推進,這兩個行業產能過剩更加嚴重,市場化退出障礙更加明顯。
對于什么是“僵尸企業”,馮飛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即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中央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
2月4日和5日,國務院連續發布《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和《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這是上述兩個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宏觀指導政策,制定了化解過剩產能的總量和時間表,以及相關財政、稅收、金融、人力資源和土地等相關扶持政策。
即將出臺的“僵尸企業”退出政策將是一個更有針對性的“去產能”政策。馮飛介紹,該項政策將要求地方政府停止輸血,銀行要停止續貸,依法依規倒逼“僵尸企業”加快退出。
企業退出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即兼并重組、債務重組和破產清算。政策將鼓勵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并主要著眼企業退出中的兩個困難——職工安置和資產處置,保證在處置“僵尸企業”的過程中,維護社會穩定,不造成大規模的下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