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童年贫困的惨重代价

华盛顿邮报

text

1962年,迈克尔·哈林顿(Michael Harrington)发表了揭露贫困的论著《另一个美国》,该书在当时具有突破性意义,令这个国家意识到贫困之灾。六十年后,丰裕中的贫困这一悖论仍旧存在。这一令人不安的事实,构成了杰夫·莫德里克(Jeff Madrick)《隐形美国人》( Invisible Americans )一书的出发点。

与哈林顿类似,莫德里克的目标也是揭示贫困的状况、成因及代价,童年贫困(childhood poverty)是其重点。他的预设是,如果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真正理解了童年贫困的惨痛代价,那我们必将果断采取纾困措施。

莫德里克指出,美国的童年贫困及剥夺率在富有的OECD国家里乃是最高的。何以至此?存在多种可能的起因,但诸多因素里有一个集合是特别有影响力的,那就是美国人普遍认为贫穷者不配得到援助。

这一信念有多种表现形式。一种说法是穷人不努力工作以及/或者在生活中决策多有不当。另一种说法是穷人受累于一种“贫困文化”,单亲家庭和犯罪是其主要特点。再有一类想象则认为穷人当中的多数为非白人且享受不到福利。综上可见,贫困人群被贴上了不配得到同情或援助的标签。他们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因而也必须接受其结果。

莫德里克援引大量社会科学研究,证明了以上所有说法的谬误性。此外,他还刻画了童年贫困引致的一系列人文和社会后果。例如,他提到了一项我与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的麦克尔·麦克拉夫林(Michael McLaughlin)合作的研究,该研究的结论是童年贫困为美国带来的医疗和刑事司法成本每年约1万亿美元,同时还会降低经济上的生产力。

《隐形美国人》

莫德里克还有力地证明了美国的贫困很大程度上源于结构性的失误,而非个人的不慎。这些失误包括:薪酬体面的工作少,廉价的婴幼儿护理及健保服务奇缺,支离破碎的社会安全网,等等。打个比方就是,我们的注意力过多集中于谁是输家,但却没有留意为什么游戏本身会产生这样的输家。

那答案是什么?莫德里克认为,对于减轻童年贫困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一份现金补贴。这个想法与全民基本收入(UBI)类似,进步派圈子里对此已多有讨论。要确保每个小孩都有一份收入,其父母每月可以领取300至400美元。莫德里克主张,借助于这种转移支付,儿童贫困率将有望下降一半。许多西方工业化国家都采纳了类似的政策,有效地降低了贫困率。

归结起来,《隐形美国人》总结和提炼了有关美国国内儿童贫困态势的最新研究。这是一声嘹亮的集结号,呼吁人们关注美国这片土地上不义的阴暗面。莫德里克的书还有若干其它亮点,如可读性强、改革建议切实可行等。

但我还有一个存疑的地方:如果事实证据和论证不能改变人们的想法,又当如何?这本书的方法(它也是我在职业生涯里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是基于目前最好的研究,提出论叙精严的证明。许多政策分析者也强烈建议我们应当运用这样的方法。

然而,有关贫困的迷思和谬论也可能为很多人带来好处,特别是那些有影响力的大人物,有利于巩固他们的权力。从里根、克林顿再到特朗普,围绕“白吃福利的人(welfare freeloader)”而产生的种种迷思经久不衰,被这些人用来为自己的事业谋利。类似地,一些南方政客也经常操控种族议题,分化贫穷的黑人与白人,使他们看不到彼此共同的经济利益。

此类迷思还有为那些不算贫穷的人开脱责任之嫌。“为什么我要把自己努力挣来的税金交给那些不愿意努力工作的人?”是其常见的回应。特朗普两年前在蒙大拿州圣查尔斯的一场集会上称,“但福利改革——我亲眼目睹并且与人们交流过。我懂得那些有三份工作的人,他们的隔壁就是那些完全不工作的人。完全不工作以及毫无工作意愿的人得到的钱反而比那些拼了命工作的人要多。以后不会有这种事了。一定不会有了。”与会者爆发出一阵欢呼。单单论证无论工作与否每月皆向穷人家小孩和父母提供津贴的益处,恐怕难以改变这类态度。

但正如我们过去十年所见,我们对经济不平等的认识和回应方式已经悄然发生改变。贫困归根结底会影响到我们所有人。全国的草根群体已经组织起来,并致力于从根本上改革让如此多的美国人无权无勇——无分其与否贫穷——的一系列环境。以《隐形美国人》一书为出发点将大大有益于他们的事业。

本文作者Mark R. Rank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赫伯特·S·哈德利社会福利讲席教授,最新论著为《迈向一种值得一过的生活:面临21世纪的社会工作议程》。

(翻译: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