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激荡 盛世莲开——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变与不变

新华网

text

游客在澳门松山灯塔观景(上,1999年10月18日摄;下,2014年12月17日摄)。15年后,澳门的地平线上增添了旅游塔和新葡京等新地标。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一曲《七子之歌》伴随热烈喜悦的回归庆典,成为那一年中国人关于澳门最深刻的视听记忆。时光荏苒,15年过去,“一国两制的种子在澳门生根、发芽、抽枝,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15年来,澳门变了,变的是它如重获新生般焕发生机,昔日荷影稀疏,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莲花宝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15年来,澳门又没有变,不变的是它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传统风情、历史城区的古迹沧桑和老街古巷恬淡闲适的生活。濠江激荡,盛世莲开。让我们跟随摄影记者的镜头一睹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今与昔。 (新华社记者王毓国、吕小炜 摄 )

澳门大三巴牌坊前的传统中式舞狮表演(上,1999年6月18日摄);“拉丁城区幻彩大巡游队伍在大三巴牌坊前表演(下,2014年12月17日摄)。15年后,除了传统的中式舞龙舞狮,澳门又开展了西式风情的“拉丁城区幻彩大巡游。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一曲《七子之歌》伴随热烈喜悦的回归庆典,成为那一年中国人关于澳门最深刻的视听记忆。时光荏苒,15年过去,“一国两制的种子在澳门生根、发芽、抽枝,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15年来,澳门变了,变的是它如重获新生般焕发生机,昔日荷影稀疏,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莲花宝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15年来,澳门又没有变,不变的是它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传统风情、历史城区的古迹沧桑和老街古巷恬淡闲适的生活。濠江激荡,盛世莲开。让我们跟随摄影记者的镜头一睹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今与昔。 (新华社资料照片、李鑫摄)

游客在澳门大三巴前游览(上,1999年12月24日摄;下,2014年12月17日摄)。回归15年,澳门旅游业欣欣向荣。1999年,访澳旅客不足800万人次;2013年已超过2932万人次。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一曲《七子之歌》伴随热烈喜悦的回归庆典,成为那一年中国人关于澳门最深刻的视听记忆。时光荏苒,15年过去,“一国两制的种子在澳门生根、发芽、抽枝,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15年来,澳门变了,变的是它如重获新生般焕发生机,昔日荷影稀疏,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莲花宝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15年来,澳门又没有变,不变的是它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传统风情、历史城区的古迹沧桑和老街古巷恬淡闲适的生活。濠江激荡,盛世莲开。让我们跟随摄影记者的镜头一睹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今与昔。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张金加摄)

游客在澳门议事亭前地游览(上,1999年7月24日摄;下,2014年12月17日摄)。回归15年,澳门旅游业欣欣向荣。1999年,访澳旅客不足800万人次;2013年已超过2932万人次。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一曲《七子之歌》伴随热烈喜悦的回归庆典,成为那一年中国人关于澳门最深刻的视听记忆。时光荏苒,15年过去,“一国两制的种子在澳门生根、发芽、抽枝,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15年来,澳门变了,变的是它如重获新生般焕发生机,昔日荷影稀疏,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莲花宝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15年来,澳门又没有变,不变的是它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传统风情、历史城区的古迹沧桑和老街古巷恬淡闲适的生活。濠江激荡,盛世莲开。让我们跟随摄影记者的镜头一睹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今与昔。(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吕小炜摄)

游客在澳门妈阁庙游览(左,1999年摄;右,2014年12月摄)。15年后,妈阁庙“修旧如旧,得到完好保护,香火依然旺盛。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一曲《七子之歌》伴随热烈喜悦的回归庆典,成为那一年中国人关于澳门最深刻的视听记忆。时光荏苒,15年过去,“一国两制的种子在澳门生根、发芽、抽枝,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15年来,澳门变了,变的是它如重获新生般焕发生机,昔日荷影稀疏,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莲花宝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15年来,澳门又没有变,不变的是它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传统风情、历史城区的古迹沧桑和老街古巷恬淡闲适的生活。濠江激荡,盛世莲开。让我们跟随摄影记者的镜头一睹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今与昔。 (新华社记者王毓国、吕小炜摄)

澳门大炮台(左,1999年4月8日摄;右,2014年12月17日摄)。15年后,大炮台巍然屹立,沧桑依旧。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一曲《七子之歌》伴随热烈喜悦的回归庆典,成为那一年中国人关于澳门最深刻的视听记忆。时光荏苒,15年过去,“一国两制的种子在澳门生根、发芽、抽枝,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15年来,澳门变了,变的是它如重获新生般焕发生机,昔日荷影稀疏,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莲花宝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15年来,澳门又没有变,不变的是它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传统风情、历史城区的古迹沧桑和老街古巷恬淡闲适的生活。濠江激荡,盛世莲开。让我们跟随摄影记者的镜头一睹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今与昔。 (新华社记者王毓国、张金加 摄)

市民在澳门街头电话亭打电话(左,1999年12月24日摄;右,2014年12月17日摄)。15年后,尽管手机已经普及,但一些澳门市民依旧会使用街头电话亭通讯联系。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一曲《七子之歌》伴随热烈喜悦的回归庆典,成为那一年中国人关于澳门最深刻的视听记忆。时光荏苒,15年过去,“一国两制的种子在澳门生根、发芽、抽枝,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15年来,澳门变了,变的是它如重获新生般焕发生机,昔日荷影稀疏,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莲花宝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15年来,澳门又没有变,不变的是它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传统风情、历史城区的古迹沧桑和老街古巷恬淡闲适的生活。濠江激荡,盛世莲开。让我们跟随摄影记者的镜头一睹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今与昔。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张金加 摄)

澳门葡京酒店(左,1999年7月24日摄;右,2014年12月17日摄)。15年后,葡京酒店风华依旧。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一曲《七子之歌》伴随热烈喜悦的回归庆典,成为那一年中国人关于澳门最深刻的视听记忆。时光荏苒,15年过去,“一国两制的种子在澳门生根、发芽、抽枝,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15年来,澳门变了,变的是它如重获新生般焕发生机,昔日荷影稀疏,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莲花宝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15年来,澳门又没有变,不变的是它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传统风情、历史城区的古迹沧桑和老街古巷恬淡闲适的生活。濠江激荡,盛世莲开。让我们跟随摄影记者的镜头一睹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今与昔。(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张金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