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鬆綁對古封鎖除了"口惠"還缺什么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劉莉莉)第71屆聯合國大會26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再次敦促美國立即結束對古巴的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在表決中,美國投了棄權票,而非反對票。但是,要解除這一實施了半個多世紀的封鎖,美國還需要採取實質性行動。

這是自1992年聯合國大會首次針對解除對古巴制裁進行表決以來,美國破天荒沒有投反對票,同時美國代表還表達了美方將調整其對古政策的意願。這一新動向,屬於美國針對古巴的“口惠”。

古巴外長羅德里格斯指出,美國改變其投票立場對於改善兩國關係是“積極一步”,但當前美國對古巴實施封鎖的大部分政策仍在執行。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鬆綁對古制裁,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應當看到,無論是美國解除對古封鎖,還是針對封鎖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都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問題。

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一直被國際社會詬病。美國在1992年和1996年分別通過“托裏切利法”和“赫爾姆斯—伯頓法”,把對古巴的封鎖擴展到了第三國,迄今為止給古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上萬億美元。

但是,這場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嚴酷制裁,並沒有按照美國最初設想的那樣打垮古巴政權,反而讓美國背上一個“堅持冷戰思維”的惡名。

24年前,當聯大首次對相關決議進行投票時,很多國家“敢怒而不敢言”,59個國家投了贊成票,3個國家投了反對票,另有71個國家投棄權票,而近些年在聯大針對取消對古制裁的表決中,一般只有美國和以色列表示反對。可見,美國五十多年來奉行的孤立古巴政策,不但沒能孤立古巴,反而孤立了美國自己。

在對古封鎖問題上,美國孤零零地站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對立面,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副研究員郭存海認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第二個任期的後半程,促進美古關係正常化,力求緩和美國與拉美的關係,而美國此次投棄權票,也是奧巴馬想要存續這一外交遺產的表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認為,美國此次在涉及解除對古制裁的決議表決中投棄權票,與目前其國內如火如荼的選情也不無關係,“目前兩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和特朗普都在佛羅裏達州積極拉票,畢竟能否獲得拉美裔選民的支持,是拿下這一重要‘票倉’的關鍵”。

而值得一提的是,美古在外交關繫上進展較大,在貿易上卻是口惠而實不至,在鬆綁對古制裁的問題上,美國政府目前採取的措施十分有限,效果也不明顯。例如,羅德里格斯近日指出,奧巴馬3月訪問古巴前,承諾允許古巴在國際貿易中使用美元,但至今也沒有兌現承諾。

與此同時,未來美國能否解除對古制裁,也非總統可以說了算,畢竟對古封鎖的“托裏切利法”和“赫爾姆斯—伯頓法”是美國國會通過的。徐世澄說,就在數天前,針對奧巴馬採取的一些放鬆對古巴貿易禁運的政策,美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表示國會將維持對古巴的封鎖政策。

分析人士還注意到,雖然美古關係正常化是大趨勢,但無論是希拉裏還是特朗普,都未曾表示過一旦當選將在任內取消對古巴封鎖。徐世澄認為,綜合來看,如果希拉裏當選將會繼承奧巴馬解凍對古關係的衣缽,相比之下特朗普的態度較為模棱兩可,只是表示如果他上臺,將與古巴政府簽署一個“真正的協議”,這表明一方面特朗普想維護共和黨控制下的國會對古巴堅持的封鎖政策,但與此同時他又要想方設法爭取古巴裔乃至拉美裔選民的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