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陌生的老朋友”!巴学者:中巴交流,要把“好感”转化为“认同感”

text

【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丁雪真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编者的话:无论是走进巴基斯坦乡间,还是采访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环球时报》记者总能遇到打招呼的当地民众笑着说:“巴中友谊万岁!”在中国和巴基斯坦,“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是用来形容“中巴友谊”的专属定语,两国的官员、学者,甚至很多普通民众对此都津津乐道。随着中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铁哥们儿”情谊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怀着朴素好感的中巴百姓也意识到谈起对方时仍知之有限。近日,中巴多位学者通过《环球时报》表达了希望两国在21世纪20年代进一步加深民间了解,不做“陌生的老朋友”的想法。

两个人口大国人员往来还太少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泽米尔·阿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巴中有着牢不可破的友谊,但两国关系却有一个‘有趣之处’,那就是国家关系密切,民间来往却较为有限,仿佛是一对‘陌生的老朋友’。”阿万的话让记者想起一个细节。在巴基斯坦,“中国制造”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有的人甚至因此以为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低于他们。记者的朋友艾哈迈德就讲了他“失算”的经历。2008年,艾哈迈德第一次去中国旅行时,专门准备了一个大号行李箱,计划在旅行中好好采购些“便宜货”。当看到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国际大牌时,他感慨说:“那时候才认识到,原来中国的现代化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这么高。”

像艾哈迈德这样能来中国实地感受的巴基斯坦人相对还不多。据一位曾在巴工作过多年的领事官员介绍,中巴两国经济合作势头正日益加强,但两国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态势与两国友好关系还不相适应。中巴都是人口大国,中国有14亿人口,巴基斯坦有两亿人口,但两国每年人员互访的规模不足20万人次,远远不及中国与邻国日本、韩国的互访人数。举例来说,2013年到2017年,中日平均每年互访的规模约为750万人次,中韩互访更是平均每年超过1000万人次。

巴基斯坦来华人数每年不超过10万人次,主要是政府官员、商界人士和留学生群体,出于旅游目的来华的人很少。巴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不多,有的月收入只有200美元左右,还要用这些钱养活一大家子人,因此,出国旅游对一些普通百姓来说还在计划之外。

巴基斯坦有山有海,旅游资源丰富,但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受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首都伊斯兰堡,仅有两家五星级酒店。在拥有1200多万人口的拉合尔,也仅有一家五星级酒店。除少数受到严格保护的饭店外,中国游客不得在未获得安全部门安全认证的酒店住宿。在整个巴基斯坦,高速公路不足1000公里,除高速公路外,其他公路基本没有英文标识,如果你不懂当地的乌尔都语,想去一个稍微偏僻的地方会相当困难。

过去十多年,巴基斯坦为国际反恐做出很大贡献。一些恐怖组织策划的袭击让巴基斯坦人深受其害,针对外国游客的绑架、恐袭事件时有发生。这其中也包括几起针对中国公民的突发事件。在巴的中国公民每隔不久便会接到中国驻巴使领馆或巴警方发布的各种恐袭预警。严峻的安全形势使一些向往到友好的巴基斯坦旅游的中国游客望而却步。实际上,巴政府为保护在巴中国人的安全,做了大量超出常人想象的努力。在旁遮普省,警方专门制定了保护中国公民的《标准操作规程》,其中规定,所有中国公民的住所均需由警方或安保公司负责24小时警戒,所有中国公民的出行均需由警方或安保人员护卫。所以你在拉合尔的超市里,经常会看到在中国人购物时,周围或有几名警察实施警戒的情形。一些不了解《标准操作规程》的中国人,一旦被发现在没有警卫的情况下在旁遮普省内旅行,会被立即带到当地警察局保护起来,然后由警车护送至他的住所或中国领事馆。对一些已习惯自由出行的中国人来说,有时会因被“过度保护”而感到不便。

语言差异是民间交流的首要障碍

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经过两国几代领导人的精心呵护、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巴友谊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根深叶茂。巴基斯坦人常说“中国是巴最可靠、最值得信任的朋友”“宁舍金子,不舍巴中友好”,中国人则称巴基斯坦朋友为“巴铁”。唐孟生说:“巴基斯坦是第一个承认我国的伊斯兰国家,第二个承认我国的英联邦国家和第三个承认我国的非共产主义国家。巴基斯坦与印度相比仅晚6天,与英国相比还早了1天。”

很长一段时间,巴基斯坦卡拉奇都是中国人出国的一个中转站。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巴高层互动频繁依旧,民间交往却并未跟上。他记得当中国出版的乌尔都语刊物停刊、有的出版社的乌尔都语组撤销,文化界的交流一度也不多时,有巴基斯坦朋友告诉他:“读不到中国发展的信息,听不到中国发展的故事。这让巴中这对亲密朋友变得有点陌生。”唐孟生在和巴同行交流中也提到,巴专门研究中国的机构还很少,在学术方面对中国研究不足,至今连非常关键的领域都没有涉及。他认为,有的巴百姓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知之甚少。对巴基斯坦精英阶层和中产阶级来说,到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著名大学留学仍是优先选择。

不同于许多欧洲邻国间交通便利的天然优势,中巴之间隔着险峻的喜马拉雅山脉。在阿万看来,巴中虽为陆上的友好邻邦,但崎岖险阻的地势自古以来就是阻碍两国民间交流交往的客观因素。阿万上世纪80年代来华求学,2010年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身份再次来到中国。多年来,他一直密切关注两国民间交流的发展。他认为,抛开客观因素,语言差异是巴中民间交流的首要障碍。

在巴基斯坦,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语言,如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俾路支语等,作为官方语言的乌尔都语相当于巴“普通话”。尽管英语也是巴官方语言,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70多年来,英语地位有所下降,除几个主要城市外,巴大多数地区能熟练使用英语的人群占比并不高。按照阿万的说法:“乌尔都语好比‘通行证’,中国产品想要在巴畅通无阻,乌尔都语必不可少。过去,很少有中国企业会开设乌尔都语网站,而英语内容常常又被普通民众忽视。”他还提到:“虽然汉语教育在巴现在势头很旺,但真正普及开来依然需要长期的努力。”

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讲师阿夫塔卜·阿齐姆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博士期间,曾在北京大学做过乌尔都语客座讲师。阿齐姆告诉记者:“巴目前的教育水平较低,能否克服民间交往中的‘语言关’十分重要——它会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巴基斯坦人民对华友好的感情很淳朴,其传承主要通过一代人一代人的口口相传。有材料显示,巴60%人口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巴青年人越来越多从网络和社交媒体上获得各种信息,而这些媒体主要为西方社会所主宰。一些西方国家竭力利用各种手段抹黑中巴传统友谊,污蔑中巴合作项目,这影响到当地一些民众的对华认知。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研究员比拉尔·肖卡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几年,你能感受到巴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当人们开始安居乐业,安全形势自然也会得到改善。中巴经济走廊给巴人民带来的利益实实在在。但总有西方媒体抹黑中国,甚至影射中国为‘东印度公司’。民间交流的意义就在于,让更多普通民众能了解到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了解中国人的优秀品质,那么真相也就不辩自明了。”

要把“好感”转化为“认同感”

造成“老朋友间的陌生感”的另一个因素是文化和习俗差异。阿万说:“这些年我遇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的一些中国朋友总感觉巴基斯坦人比较保守,同时,巴基斯坦人又有着‘中国人保守’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巴中文化都是东方文化,我们在文化价值观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重视家庭等等。只是由于宗教信仰、气候环境等原因,我们在具体的风俗习惯上表现不同。”

“如果两国民众彼此缺乏了解,陌生感和距离感就很难缩减。”阿齐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究其根源,民间存在的“陌生感”缘于缺乏成熟有效的跨文化传播。他认为,巴中关系久经考验,为两国人民相互间的“好感”奠定了基础,跨文化传播要做的是把“好感”转化为“认同感”。在阿齐姆看来,把人民之间的“好感”转化为“认同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大对中国当代电影、电视剧作品的引入。巴国立科技大学大众传播学副教授阿里夫也认为,在巴中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影视作品可以帮助两国民众了解彼此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甚至市场特点等方方面面。2018年11月,乌尔都语版《北京青年》在巴国家电视台播出。这是中国电视剧首度落地巴基斯坦,巴方对该剧的“配音、演员表演和中国当代风貌呈现”评价颇高。每周一集的播出安排一度让当地百姓觉得不过瘾。据记者独家了解,国产电视剧《欢乐颂》和《好先生》已完成乌尔都语译制,即将登上巴基斯坦荧屏。

正如阿万所说,巴教育领域有两个很好的现象:一是赴中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二是巴开始流行学汉语。阿万说:“这些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巴基斯坦年轻人正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将来能在促进两国民间交往上发挥作用。”目前巴有5所大学建有孔子学院,58所高校加入中巴经济走廊高校联盟,近3万名巴留学生在华学习。2019年7月,巴西南部俾路支省首个中国研究中心在俾路支斯坦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联络人卡里姆·乌拉·曼多哈伊勒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未来,我们不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去中国学习,也希望邀请更多中国学者来巴开课或举行讲座,思想的交流能增进相互了解,促进相互间的认同。”

唐孟生建议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巴基斯坦百姓关注中国的发展经验,对中国各领域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中国媒体要想办法满足巴国内民众旺盛的资讯需求,加大即时性新闻的报道力度,依托自有平台,或与巴方建立合作平台进行专题性的报道。国内可以适当恢复乌尔都语的刊物。中巴双方可以进行经典著作互译,系统、完整地介绍彼此的文化。唐孟生说,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中巴民众的思维理念不同,对一些合作项目,巴基斯坦人可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这个时候,中国企业需要多了解巴文化民情,学会换位思考,有时企业要有“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的义利观,不能有“施舍者”心态。他认为,中国驻巴使馆在推进中巴相互认知、民心相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举办各类中巴交流与对话会,邀请巴学者和新闻工作者访华等,效果很好。阿万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两国投资和贸易往来日益向好,民间交流正显现出巨大的空间和潜力,“陌生的老朋友”正在相互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