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的北京,疾风阵阵。晚点近一小时后,张满堂父子乘坐的列车终于在傍晚六点半驶抵北京站。一个小皮包,一个塑料袋,就是他们的所有行李。前者装着钱和重要证件,后者装着一叠资料。顶着当天的八级大风,走在接近零下的北京站广场,张满堂冻得直哆嗦,赶紧抱起儿子,用自己的外套裹住。这是父子俩第二次来到北京,他们是来看病的。
张满堂与儿子浩浩抵达火车北京站。
1996年出生的张满堂很早就离开老家河南外出谋生。在工地干过活,帮人养过狗,当过熟食销售员,现在是一位快餐外卖骑手。“当时在天津,原本打算换一份房产中介的工作,不过老婆说做外卖骑手更适合我,而且挣得多。”
聊起刚成为骑手的那段时光,张满堂谈兴很浓:“第一单就闹了个乌龙。因为对软件不熟悉,刚拿到餐就错误地点了‘送达’。后来是站长帮我处理的,也没有批评我。”
等单的时候,张满堂就骑着车走街串巷,记忆路线。时间长了,地图也刻在了脑子里。从一次一单开始送,到可以熟练地一次送四单。靠着努力,张满堂没用多久就度过了“菜鸟”期,也开始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冲单王成了他每天的目标。
张满堂在美团外卖站点与外卖员沟通。根据后台显示的外卖员工作情况调剂任务量
张满堂将餐品递到顾客手中
张满堂骑车行驶在小区里,此时大多数家庭已经熄灯入梦
日子过的忙碌,夫妻俩在天津的生活也慢慢稳定下来,他们商量着把儿子从老家接到身边照顾,但
平静的生活被一次身体检查打破。
2018年,快三岁的儿子浩浩依然不会开口说话,这让张满堂夫妻俩觉得不对劲。带去医院检查之后,浩浩被诊断为重度听力障碍。
医生建议做人工耳蜗,可十几万的费用是张满堂一家无法承受的。“当时问了,可我们哪能一下子拿出十几万啊,家里条件本来就差,所以就跟我老婆商量,先送他去手语学校,我们一边工作一边筹钱,等差不多了再带他去装耳蜗。”
在与天津的一所手语学校接触过程中,校方认为既然浩浩听力尚存,建议张满堂可以先带着孩子去残疾人康复学校。通过手语学校的联系帮助,张满堂赶紧带着浩浩去了位于武汉的一所康复学校。
康复学校第一时间对浩浩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告知张满堂可以先给孩子佩戴助听器,这样便于他在学校跟老师和同学交流。为此,张满堂东拼西凑借到了三万元,给浩浩买了助听器。同时,为了方便照顾儿子,他决定举家搬迁至武汉。
缴纳学费、租房、购置电瓶车……在武汉的生活刚开始,就举步维艰。来到武汉前,张满堂的妻子在一家拌菜店打工,收入不高。如今面临比从前更拮据的生活,她不得不逼自己快速学习,同丈夫一起应聘外卖骑手,增加收入。
夫妻俩在外没日没夜地东奔西跑,不上学的时候浩浩只能一个人在家。一天,恶劣的天气给骑手的送餐增加了难度,夫妻俩忙完已是深夜,推开家门看到儿子小小的身子蜷成一团缩在角落,默默哭泣。眼前的这一幕,让夫妻俩心疼不已。 从那以后,他决定每天带着儿子跑单,不再让他一个人在家。
张满堂带着儿子早出晚归
11月23日下午1时50分,湖北武汉,菜市场内,浩浩由于没有看到螃蟹不开心,张满堂手持AD钙奶与儿子“谈判”。
11月23日,湖北武汉,外卖站点,这个时段是外卖小哥短暂休息时间,张满堂与浩浩玩耍。他说自己并不累,可以一直陪着儿子是一种幸福。
2019年6月,戴着助听器的浩浩上课时突然又听不见了,诊断结果表明,浩浩的听力进一步恶化。人工耳蜗再度被医生提出,张满堂一家陷入了更大的窘境。
“接到电话的时候,我正在送餐,他们告诉我,有公益组织想帮助浩浩。”突然而来的好消息让张满堂有点懵。他当晚整理了浩浩的资料,提交上去没多久,就有人表示愿意承担浩浩做耳蜗的费用。张满堂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一个陌生人愿意帮你,而且是十几万元啊”!
2019年10月,张满堂携妻带儿踏上了从武汉驶往北京的列车。这一趟,浩浩要进行第一阶段的手术。张满堂一路惴惴不安。一方面,他因受到捐助心存感激;另一方面,毕竟是“动刀子”的事,还是担心手术能否成功。
北京儿童医院附近的小旅馆,张满堂抱起睡梦中的浩浩,边穿衣服边哄他起床。他们约了当天9点在北京儿童医院的人工耳蜗开机
张满堂一家经历被袋鼠宝贝公益计划关注和支持,这个公益计划是国内首个面向外卖骑手子女的公益帮扶计划。在北京,张满堂与浩浩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耳蜗的使用。
“手术当天真的非常煎熬!就急得很,老想着怎么还不出来!”等待了四个多小时,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当医生告诉张满堂手术非常成功的时候,他才放下心来。“我儿子出来就叫了一声‘妈妈’,当时我跟我老婆都哭了。孩子当时那个样子,说不出来的可怜,遭罪啊,我们家长肯定是看着心疼。”
浩浩住院观察期间,张满堂晚上让妻子陪着儿子睡病房,自己就在医院的长椅上将就一宿。“附近的住宿一天要一百多,实在住不起。”好在浩浩恢复的很快,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了。
离开北京前,张满堂决定带着老婆孩子去天安门看一看。不舍得打车,夫妻俩就带着孩子骑车去,“来回十公里,腿都酸了,但是听到儿子的笑声,还是特别满足”。
一个月后的11月18日,为了节约费用,张满堂一个人带着儿子前往北京,准备进行第二阶段的治疗,即为浩浩的耳蜗开机。开机的过程很顺利,离开医院的时候,张满堂迫不及待地让儿子试戴人工耳蜗。不过,因为街道声音嘈杂,习惯了“安静”的浩浩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到,对佩戴耳蜗产生了惧怕。张满堂开心的说:“不着急,回家再慢慢适应吧。”
虽然耽误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但是家里最重要的事情解决了,张满堂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早会结束,他来到一位刚刚入职的新人旁边,开始讲解自己如何利用地图迅速辨别方向,寻找楼号,将经验传授给新人。尔后,他坐上了自己熟悉的电瓶车,开始了等餐、取餐、送餐的工作,“现在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轻松了很多”。
几公里外的家中,妻子正陪着儿子看他最爱的《猫和老鼠》。浩浩已经从开始的抗拒人工耳蜗,转变为接受人工耳蜗。那天午后,妻子告诉张满堂,儿子突然看着她,说出了“妈妈,喝水。”妻子当时哭了,因为这是儿子出生以来,第一次口齿清晰地喊出了“妈妈”。
张满堂觉得,好日子开始了。
北京,在去北京儿童医院找住地的地铁上,张满堂仔细观察浩浩的耳朵。
张满堂一家刚忙完后吃饭,浩浩躲在一个竹筐里玩耍。
张满堂和妻子、浩浩告别,开启新的一天外卖工作。
张满堂在看后台外卖派送情况。张满堂的外卖区域为屏幕蓝色框,每一个骑手的情况都可以看到。
张满堂带着浩浩看到了日落。浩浩向着红日挥手。张满堂教儿子说:“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