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悶 | 小圓餅·大良心

亞太日報

text

文 |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 李豫川

我沒到過台灣,卻聽了不少關於台灣的“傳說”。眾友言及台灣,皆道那是一個溫暖的地方,那兒的人做事認真、謙卑虔誠。久而久之,我便對台灣及台灣人產生了興趣,在這個夏天,我的好奇似乎有了答案。

烈日炎炎,蟬鳴正歡,一年一度的香港美食博覽節在酷暑中如期舉行。展區裏,有著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地道美食,一個圓臉、健碩的大男孩正在和顧客熱聊,桌邊的外賣盒飯放了許久未動,顯然,他的生意很好。“該多帶大盒裝來,失算了。”大男孩笑容滿臉。他就是陳溢輝——台中百年糕餅店“陳允寶泉”的第五代傳人。

首次來港參展的陳溢輝請顧客品嘗糕餅。圖/李豫川 攝

用做給家人吃的心情做餅

台灣近年接連發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牽涉不少知名企業,而創建於1908年的“陳允寶泉”不僅毫髮未損,還獲得了台灣食品大獎認證。“爸爸說,飲食業是良心事業,要用做給家人吃的心情去做餅,”26歲的陳溢輝做事和說話都很認真。以油為例,陳家以前是用自炸的豬油做餅,大概三四年前,為讓食客吃得更安心更健康,改用頗為昂貴的新西蘭原裝奶油,並且當天現做餅皮,贏得顧客青睞與好評。

台灣百年老店“陳雲寶泉”第五代傳人陳溢輝。 圖/李豫川 攝

層次分明的餅皮、實在的餡料、豐盈的清香,淺嘗一口,體會穿越百年時空的滋味。在台灣的風俗文化中,每每遇到佳節喜事,糕餅都是台灣人不可或缺的伴手禮。70年代時,每逢中秋節,陳家餅店的師傅都要通宵做餅,而買餅的人則淩晨4點就在店外排起長龍。那時9塊台幣就可以買一塊餅,一家人喝茶吃餅賞月,共度美好時光。

一口餅道出台灣生活的風華

說起“陳允寶泉”餅店的百年歷史,身為第五代傳人的陳溢輝介紹,第一代高祖父陳允於清末在台中街頭叫賣糕餅。第二代曾祖父陳金泉東渡日本,學做麻薯並在東京開鋪。第三代爺爺陳增雄回歸台中,并發明了享譽台灣的“小月餅”。第四代父親陳坤宏堅持手工品質,會做400多種糕餅。

第二代陳金泉在東京開設餅店。(受訪者供圖)

1940年左右,師傅們手工做餅。(受訪者供圖)

1940年代日本師傅在包餅。(受訪者供圖)

在陳溢輝的印象裏,父親的形象與身影總是離不開廚房。父親愛穿廚師衣服,總帶著高高的白色廚師帽,在廚房裏忙碌。這一窩,就是三十幾年。父親常對兒子說,做餅要用心、靜心,要虔誠。

引領台灣餅業“兩次”變革

“陳允寶泉”掀起台灣餅業兩次變革。爺爺陳增雄在1976年發明了“小月餅”,以前台灣的餅很大而且鹹,加蛋黃、肉鬆。後來經濟發展,家庭規模縮小,人們吃不完大餅。爺爺借鑒日本技術將餅改成一兩口就能吃掉的大小。“小月餅”一推出便風靡台灣,粉絲們不惜長途驅車來買,更有人把它當飯吃。此後,台灣的餅就變小了,“陳允寶泉”也因此成為台灣小月餅創始店。

中秋節買餅的台灣民眾。(受訪者供圖)

二十多年前,台灣的的餅店都很傳統,由民宅改成,陳設不過是些簡單的木桌、木櫃檯、木架子等。陳家老店大膽革新,翻新店面,改用大理石鋪地、玻璃櫥窗,一躍成為當時台灣最時髦的餅店,生意火上加火。此舉引發了台灣餅店的現代化風潮。

堅守“手工製造”的信仰

陳溢輝留學後回到台灣參與家族事業,從學徒開始,他被扔進廚房跟師傅學做餅,一學就是一年多。起初他靜不下心,做餅很單調枯燥,偌大的廚房裏只有收音機裏傳出的音樂,大家都專注手上的活,不講話,周圍的食材散發出各種香味,心卻無味 。時間久了,他才漸漸入了道,做起餅來有了激情,更和父親一起改良了台中特產“太陽餅”。

台中的學生學做太陽餅,體會用心做餅的虔誠。(受訪者供圖)

陳家的太陽餅全系手工製作,一塊餅需八個糕點師傅,歷經數十道工序,方可完成。

百年來,陳家堅守“手工品質”,這是他們百年未變的信仰。做餡兒的豆沙要精心煮,餅皮要一層一層做。一樣的食材,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手法能包出不同的味道。

人工不斷漲,成本越來越高。陳家面對台灣餅業激烈的競爭曾一度迷茫,但在短暫的脫軌後又迅速回歸,雖用機器能增收,但陳溢輝認為顧客心裡有桿秤,若他們熟悉的味道沒有了,就會失去他們的心。為留住顧客的心,陳家精挑細選原料,足跡遍佈全球,來自新西蘭、法國、荷蘭的原料在師傅的妙手下變成了香噴噴的餅。

台中文化離不開太陽餅,做餅文化讓年輕人不忘傳統。(受訪者提供)

良心作品換來了客人最溫暖而持久的信任。在台中老店,街坊一家三代人的喜餅都在此訂制。在台北新店,北京訪客專門找來只因女兒來台旅行時愛上了陳家太陽餅,一直心念那絲香甜。

傳承百年老店,修讀企業管理的陳溢輝自有打算。保留原有風味,不斷改良更新,建立嚴格的管理體系保證品質,他要把百年品牌做成台灣第一。“我不會“遍地開花”,因為糕餅的原料和保存期限不允許,這不能妥協。”陳溢輝說。

常聽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許,是的。

香港不悶·李豫川 作者簡介

李豫川,成都人。

埃及解放廣場洶湧的人潮,利比亞班加西此起彼伏的槍聲,這一切讓我體會到“記者”的含義,明白了用筆書寫的意義。在埃及兩年工作的經歷,也讓一個嬌憨的女孩踏上了自我發現的旅程。

2013年春天,惜別古老的尼羅河,來到維多利亞港畔,中東的轟烈已成雲煙,眼前展現的是“東方之珠”的動感。我喜歡漫步於港島上環的古老街巷,在市井小店裏品嘗鮮蝦雲吞。幸福,其實就這麼簡單而實在!

在香港,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一盞復古燈、一台筆記本,我享受在香港的夜裏碼字,記錄不是為了刷新自我的存在感,或證明在熱點、重大事件中的“我在場”,而只是源於一顆熱愛“寫字”的心,一股想要分享美好的勁兒。我的字裏行間,只想體現那些豐富的人、有趣的事、真實的日子。

當你刷完屏,能輕輕歎一句,“噢,香港原來是這樣!”,這便足夠!香港不悶,也許比你想像的更豐富!

來吧,讓我們一起品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