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发表署名文章:中欧彼此是机遇不是威胁 是伙伴不是对手

text

2020年9月12日,香港《南华早报》发表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署名文章《坚持正确认知深化中欧合作》,全文如下:

下周初,中国、欧盟及轮值主席国德国领导人将举行视频会晤。这是中欧在特殊时期开展互动的全新实践。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把握中欧关系的发展方向,需要双方领导人就一系列重要问题做出战略指引。

当前中欧关系面临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坚持对彼此的正确认知。我们始终认为,中欧彼此是机遇不是威胁,是伙伴不是对手。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上的差异,不是对话与合作的障碍,更不是将对方视为制度性对手的理由。中欧关系45年来的蓬勃发展,就是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最好证明。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局势的深刻演变,但中欧关系互利互补、对话合作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借疫情进行制度比拼或者分化瓦解欧盟,从来就不是中国的意图。中欧曾并肩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当下要警惕以地缘政治或意识形态滤镜来看待中欧合作。“叙事之争”除了制造猜疑分裂,并无助于抗疫大局。

疫情同样不会改变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在承担与自身国力相适应的责任。中国的复兴,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合情合理的诉求,不是什么“扩张主义”或者“权力政治”。中国无意干涉谁、改变谁、取代谁,更不试图对国际秩序进行颠覆或重构。将旧思维模式投射到中国或者对中方战略意图进行误解误读恐怕是自寻烦恼。

坚持对彼此的正确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很好地推动中欧合作。如果我们真正视对方为全面战略伙伴,合作就不是迫于形势的权宜之计,而是主动坚持的战略选择;不是为了赢得短期的利益收获,而是为了实现长期的互利共赢。把伙伴当作对手,即便得利当下,也会失去未来。

中欧当然需要脚踏实地,尽快完成已列入议程的事项,包括在近期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年内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尽早制定《中欧合作2025战略规划》。但双方更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在形势发展中捕捉新的合作机遇,在持续合作中增强中欧关系的全球意义。

当前,中欧应从公共卫生和经济复苏两个层面入手,合作应对新冠疫情及其附带影响,携手推动国际社会早日走出危机。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在绿色环保、数字经济等领域深挖合作潜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积极倡导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的和平稳定。

作为中国驻欧盟大使,我期待中德欧领导人视频会晤为下阶段中欧关系发展作出战略指引,我对双方不断夯实战略互信、推动互利合作持续发展也始终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