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山东大爷24年坚守手工制作春联:准备传承手艺

大众日报

text

24年坚守手工制作春联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李 梦

本报通讯员 赵永斌 王树平

春节临近,高唐县姜店镇十里村“春联达人”杨增福的春联印刷间比平时更加忙碌。循着渐渐浓郁的墨香,记者走进他的印刷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印有“春”“福”等字样的春联,被井然有序地挂在架子上晾晒,鲜艳的红纸衬着又黑又亮的字,特别的喜庆。

“春联制作中最关键的工序除了制版,就是印刷。春联印得好不好,全靠印刷人的手法是否干净、利落,这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我刮得墨均匀而且薄,制作起来省时省力……”印制台前,68岁的杨增福将一张大红纸放到模版下,随后根据模版的字样仔细上墨,一张印有大大“福”字的春联很快制作完成。

说起与春联的不解之缘,杨增福说,刚开始他是从刷红纸开始的。后来,镀金对联流行后,他又开始刷黄磅纸,生意最好时曾在济南西市场占领过一席之地。干了大约七八年,他又对印制春联产生了兴趣。经过反复研究,凭借自己多年刷纸的经验,杨增福仅用了4个月时间便成功印制了首副春联。

起初,杨增福印制的春联并不多,自己也是串村卖,后到高唐县的大市场摆摊。由于他的春联纸张质地好,且风吹日晒不易褪色,生意越做越红火,前来订购春联的商贩自动上门,他也由此在自家院搭起了两间小型制作间,搞起了家庭批发。

杨增福笑着说,别小看一副春联,内容代表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百姓的幸福生活和节日的美好寓意。屈指数来,不知不觉已经干了24年。

杨增福腊月十六停工,正月十六开工,年头忙到年尾,全年生产,年产春联10万副,“春”“福”字10多万张。另外,还有车联、门心联等,产多少,销多少,供不应求。

24年来,杨增福的春联走进了千家万户,祝福也送到了千家万户。尽管目前手工制作春联已不多见,但是杨增福坚持认为,相比机械印制,带有墨香的大红春联更能烘托春节的年味,也更能体现春节贴春联的传统意义。如今,作为全国、省、市、县四级楹联协会会员的杨增福正在物色人选,准备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