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觀察| 美古:一笑何以泯恩仇?

亞太日報

text

2015年4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右)和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在第七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期間會晤時握手。這是美古2014年底宣佈啟動雙邊關係正常化進程以來兩國領導人首次會面。 資料圖片。

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劉莉莉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3月21日至22日訪問冷戰宿敵古巴。這在此前被眾多媒體認為是不大可能的事,如今卻是“說走就走”。時隔88年,美國在任總統訪問這個加勒比海國家,到底出於什麼考慮?相逢一笑,真的可以泯恩仇麼?

從1961年美古全面斷交,到美方一次次強化對古巴的經濟封鎖,從奧巴馬上任後推進兩國關係正常化,再到如今即將訪問古巴……美國與古巴這出恩怨大戲,一演就是半個世紀。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發表電視講話。 資料圖片。

如果說,在這個不斷求新求變的時代,有什麼能夠歷經數十年巋然不動,那便是美國與古巴間“老死不相往來”的敵意和前者對後者實施的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然而,這場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嚴酷制裁,並沒有打垮古巴的紅色政權,其所造成的效果,於古巴,是千瘡百孔的經濟,於美國,便是一個“堅持冷戰思維”的駡名。

美國和古巴關係的明顯改善始於2014年。當年12月,被古巴政府當作間諜抓扣的美國人阿蘭·格羅斯突然被釋放並回到美國。2015年,美古雙方繼續相互靠攏,並開始就恢復雙邊關係正常化正式舉行談判;5月份,白宮將古巴從美國的恐怖主義名單中刪除;7月份,兩國互設大使館,恢復了中斷半個多世紀的外交關係。如今,奧巴馬即將訪問古巴,這被視為兩國進一步發展關係的又一良機。

2014年12月17日,被古巴政府當作間諜抓扣的美國人阿蘭·格羅斯被釋放並回到美國。 資料圖片。

美國與老對手古巴握手言和,並非是良心發現,更談不上愛心施捨,而更多的是基於對自身利益,以及國際和地區格局變化的考量,可以說是美國實用主義外交的具體體現。因此,奧巴馬下月的古巴之行,絕非是“擺高姿態”那麼簡單。

奧巴馬之心,可謂路人皆知。首先,是為了在當下如火如荼的大選中給民主黨加分,畢竟大批古巴裔選民曾經希望美國給予卡斯特罗政權嚴厲打擊,而今卻希望通過改善兩國關係給祖國謀福音。再者,奧巴馬的一系列舉動也是為了在自己第二個任期結束之時,留下一筆可圈可點的“外交遺產”。

當然,還有“壓力說”和“陰謀論”。“壓力說”自是當然,每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解除對古巴制裁,美國都孤零零地站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對立面,承受着巨大的輿論壓力。“陰謀論”更不難理解。美國一直未放棄顛覆古巴左翼政權,只是“豪奪”不成便“巧取”,希望借助改善關係在古巴實現所謂的“民主變革”。

2015年7月20日,古巴駐華盛頓大使館舉行古巴國旗升旗儀式。自美國1961年與古巴斷交後,古巴國旗首次在華府上空飄揚。 圖/法新社。

對於古巴來說,與美國改善關係的好處顯而易見。嚴酷的制裁,給古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一萬億美元,而今,美國已成為古巴主要的進口來源國之一,兩國日前還簽署了商業航班通航協議。經濟的好轉自然有助於鞏固國家政權,增進卡斯特罗政府的威信。

古巴革命領導人切·格瓦拉有句名言,“向着勝利,直到永遠”。顯然,于古巴,“勝利”終將到來,但遠不是現在。相互示好並不難,而促使美國完全解除制裁便不易了,抵制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和平演變”更是個“持久戰”……

奧巴馬說,“古巴不可能一夜之間發生改變”;古巴政府說,歡迎奧巴馬來訪,但他不應干涉古巴內政,古巴也不會用內政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不過,陰謀顛覆也好,堅貞不屈也罷,無論是對任期僅剩不到一年的奧巴馬來說,還是對垂垂老矣的卡斯特罗兄弟而言,時間都不是他們的優勢。

奧巴馬的一系列舉動,也是為自己留下一筆可圈可點的“外交遺產”。 資料圖片。

美國要從根本上改善與拉美的關係,古巴是重要一環。至於奧巴馬三月的古巴之行,是“外交秀”也好,是“融冰之旅”也罷,或許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畢竟,期待一次元首訪問就能化解美國和古巴半個多世紀的矛盾和恩怨,不切實際,更何況,美國繼任總統是否會延續對古巴的“懷柔”政策還是個未知數。

美古全面恢復關係正常化,註定是一個長久而複雜的過程。畢竟,往事從來就不“如煙”。

作者簡介:

作者劉莉莉,新華社國際部記者,曾在拉美工作、遊走兩年,在亞太日報開有專欄《山外青山》。

APD觀察專欄作者均為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