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闭症儿童入学成为家长不能承受之重

新京报网

text

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留言版向河南省领导反映称:“自闭症残疾儿童接受公平的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倡导的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然而南阳市没有一家公办的接收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南阳特殊教育学校只接收聋哑儿童,不接收自闭症儿童。南阳市有很多这样的小孩面临入学难的问题,矛盾突出。”

南阳市教育局回复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接受普通教育的,可以就近到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是对于自闭症儿童入学,由于我市普通学校缺乏专业的特教老师或者资源教室,有时学校想收也难以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有媒体检索发现,在多个网络互动平台上,近年来已有不少网友咨询、反映自闭症儿童在入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由于特教老师缺乏等原因,自闭症儿童入学难正成为一些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困境:自闭症儿童上学,就是家长愿意送去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也不接收;去普通学校,可普通学校也无专业师资对这些儿童进行教育、管理。那么,他们到哪里入学?如何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如果由此导致自闭症儿童辍学,谁承担责任?

义务教育是面向每个适龄孩子的教育,而接受学校教育是完成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这意味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不能因为孩子有自闭症,就当“甩手掌柜”,把难题抛给家长。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自闭症儿童的义务教育,适合采取“随班就读”方式。的确,我国各地对自闭症儿童都已经采取“随班就读”方式,即由普通学校接受自闭症儿童就读。然而,如南阳市教育局的回应,把“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做得不错的学校少之又少。有的学校接受自闭症儿童,但要求家长陪读,不能陪读就不接收,因为学校没有老师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管理,这让家长不堪重负。还有的学生家长,联名反对本班级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要求校方让自闭症儿童转学。

这其实说明,“随班就读”的形式虽然有了,但关于自闭症孩子的教育、管理、师资、校园建设、配套设施等内容却没有实质进步,这导致了自闭症儿童的上学难题。

而在加拿大,对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为让他们能无障碍地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学校的所有建筑物,都有畅通的残疾人通道,如果残疾情况严重,学生无法自理,则由政府出资3万加币专门配备一个生活老师,推送他们去教室上课、学习。

这也提醒,安排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不只是把孩子安排在相应班级就完事,学校要设置专门的教师、管理方案以及教学设施的改造,全面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教育体系。当然,正如南阳教育局的回应所揭示的,这些问题并非仅仅靠学校就能解决,背后还涉及财政拨款、专业师资训练等因素,需要政策层统一规划。

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教育公平,更多聚焦在普通孩子的求学机会公平、考试竞争公平,还没有足够重视数量其实很庞大的特殊儿童群体。而只有让这些孩子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实践教育公平。

□ 熊丙奇(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