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王鑫方)地震,山崩,洪水,氣候變暖,再加上近年全球部分地區衝突不斷,文物保護工作,特別是動蕩地區的遺址遺迹,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如果損失不可避免,如何儘可能將它降至最低?一些公益組織發揮專業所長,為保存人類文明遺迹四處奔走。
兩個巴比倫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學生丹尼爾·克魯埃爾常去伊拉克巴比倫古城暢遊——漫步在充滿滄桑感的米色街道上,在大名鼎鼎的伊什塔爾城門下駐足,朝着具有千年歷史的神塔拾階而上,靜聽那些雄偉高大的城牆講述這座古城曾經的輝煌……
只不過,這些經歷是在他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辦公室內完成。真正的巴比倫則是另外一副模樣。
作為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這座具有5000餘年歷史的古城遺址命運多舛。由於缺乏妥善維護,遺址遭受風雨、地下水、鹽鹼等侵蝕,受損嚴重,周遭動亂頻頻也令它飽經滄桑。上世紀80年代伊拉克政府不合理的重建和整修,如使用現代建築材料導致古代土製磚塊不堪重負等,讓古迹再遭劫難。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後,美軍甚至不顧考古學家反對,將巴比倫用作軍事基地,讓古迹損毀更嚴重——英國大英博物館發布報告說,美軍戰壕一直挖到古迹遺址中,各種文物被拋撒在軍營四周;含有尼布甲尼撒二世印鑒的古磚已被損毀,千年磚制甬道也被美軍坦克壓碎;美軍在遺址取土填充沙袋和埋設鐵絲網,而這些沙土中含有大批珍貴歷史文物;美軍還在遺址上修建停車場和直升機停機坪,動用重型裝備,使用化學物質……
世界歷史遺址保護基金會巴比倫遺址保護項目協調員傑弗里·艾倫說:“很難說(自然侵蝕和不合理重建)哪一種因素造成損害更嚴重。不過,兩種因素合起來,對於遺址保護來說,幾乎等同於毒藥。”
逐漸走出戰亂後,伊拉克政府聯合部分國際文物保護組織重啟保護工作。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世界歷史遺迹保護基金會也與伊拉克國家文物和遺產委員會合作,從2009年起對巴比倫遺址展開評估保護,協助制定遺址管理髮展方案,培訓遺址保護人員。其中,最惹人矚目的一項工作是對遺址展開數字化掃描。
利用先進的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技術人員只用數日就採集到數以百萬計的海量測量數據,長度單位能精確到約4毫米。這些海量激光點信息在電腦上匯聚在一起,稱為“點雲”,幫助工作人員打造3D模型。最終模擬成果相當逼真、精確,甚至能讓專家們發現連在現場都不容易找到的問題和線索。
克魯埃爾在電腦上看到的巴比倫古城就是這樣的模擬古城。利用3D技術,他不用遠渡重洋就能研究古巴比倫的城市構造和文化遺址。
給遺迹做個備份
向世界歷史遺迹保護基金會提供掃描技術的是非營利機構“數字方舟”。這家機構專門向瀕危名勝古迹提供數字化保存技術,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創始人是生於伊拉克的美國工程師本·卡塞拉。
上世紀末,這名百萬富翁因參與研發世界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便攜式激光掃描儀早已名利雙收,和妻子建立了慈善基金。促使他轉向文化遺產保護的是本世紀初兩則新聞。
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不顧國際輿論強烈抗議,用炸藥和大炮摧毀兩尊巴米揚大佛。2年後,伊朗南部克爾曼省的世界文化遺產巴姆古堡在地震中幾乎被完全摧毀。
多年後的一場演講中,卡塞拉說,他2003年成立數字方舟組織,就是為了回應文化遺產眼下正遭遇的越來越多的人為和自然威脅。他希望自己和同仁們的努力能確保“人類共有的記憶”不會遺失。
2013年,數字方舟組織計劃5年內掃描全球500處文化遺產。在當地政府和其他公益組織幫助下,目前已完成掃描的古迹包括埃及底比斯古城、柬埔寨吳哥窟、智利復活節島、意大利米蘭大教堂、龐貝古城、危地馬拉印加遺址等,當然,名單中還有卡塞拉的故鄉伊拉克摩蘇爾。
卡塞拉說,數字方舟不僅致力於保護瀕危遺產,還通過網絡和可視化技術公開三維模型,打造關於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圖書館。無論是學生、遊客還是研究人員,都可以在這家組織的門戶網站查閱相關資料,以全景自由視角觀看影像。
“我們有相關數據,”他說,“萬一發生意外——但願不會,我們還有數據。”
不過,意外確實會發生,且可能來得遠遠早於預期。讓克魯埃爾覺得諷刺的是,這些初衷是為了文物保護的工作最終很可能成為關於遺址最後的完整記憶。
2010年3月,位於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市郊的世界文化遺產卡蘇比王陵失火,王陵內主建築物嚴重受損。而在一年前,數字方舟組織就已經掃描了這座王陵,海量詳細數據有望在王陵重建中發揮作用。
替代不了真身
不少文化遺產保護組織有同感:全球遺產保護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風霜、雨雪、日照、地震、火山噴發、洪水、海嘯,固然構成威脅遺產的自然因素,但因人類活動加劇的全球變暖和戰亂等人為因素在當下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如今硝煙瀰漫的中東地區就是一例。
2014年6月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攻城略地,迅速擴張。除荼毒生靈,這一組織還大規模毀壞多處文物古迹。2015年2月,武裝人員在摩蘇爾市持大鎚和電鑽等毀壞珍貴文物。摩蘇爾博物館大量藏品遭殃,其中不少藏品來自尼姆魯德和哈特拉古城。1個月後,這些暴徒又使用重型軍用卡車毀壞古城尼姆魯德考古遺迹。截至目前,敘利亞境內全部6處世界文化遺產在“伊斯蘭國”手中無一倖免。
部分國際考古學家和文物專家認為,“伊斯蘭國”這些行徑與塔利班炸毀巴米揚佛像群惡劣程度相當。
本世紀頭十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增加了17處遺址;最近6年,又有27個新名字出現在這份“瀕危名單”中。
公益組織世界歷史遺迹保護基金會從1996年起每兩年評選一次全球百大瀕危文明遺址。最近10年,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加劇,迫使它開始將整個國家,如伊拉克和尼泊爾,納入瀕危遺址名單中。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種種威脅之下,當前文化遺產保護已不是能否全部保存的問題,因為這已超出人類能力範疇。當下要務是儘快有選擇性地確定保護對象,並施以迅速搶救。數字化掃描技術無疑極大推動了保護進程,但這些高清晰、高精度的三維模型能否取代原版呢?
“什麼也比不上實地(考察),”佛羅里達大學可視化遺產項目主管莫里斯·希爾頓三世乾脆地回答道。
希爾頓三世並不否認三維模型的逼真效果,“以前我根本不會相信自己竟然不用本尊到現場就能這麼近距離地觀察某處遺址,甚至不必到現場就能診斷出”現場具體問題。有時,這種模擬效果甚至能超出實地考察,因為現場“總有人走來走去,讓你分心”,而有了點雲,“你能方便時重新回顧,有的是時間研究”。但是,這些畢竟是電腦模擬,比不上現場經歷,現場的氣味、氣候、人文等是電腦無法模擬出來的。
一旦出現意外,虛擬複製品或許可以減輕某種損失,他說,但是它絕對替代不了遺址本身。(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