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不下来的武汉“摆渡人”

中国新闻网

text

(抗击新冠肺炎)停不下来的武汉“摆渡人”

中新网北京2月10日电 题:停不下来的武汉“摆渡人”

中新网记者应妮

28岁的武汉姑娘黄宇驰从大年三十(1月24日)开始,一直以志愿者身份为医护人员担当“摆渡人”。从慌乱到后怕,到越来越不害怕,她,停不下来。

1月23日,武汉封城令下,市内公交、地铁、轮渡全部暂停运营。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医护人员的通勤马上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最开始,黄宇驰是在朋友圈里发信息,愿意无偿接送医务人员。同时,武汉本地的社交媒体中也涌现出很多类似黄宇驰这样的志愿者,以及更多的医护人员求助信息。一个个志愿者车队的微信群就这样应运而生。

“我到现在还记得搭载的第一个人,年三十晚上八点多送武汉陆军总医院一位急诊科护士回家,也就25岁左右,她已经一周没回去,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沿路也没有超市开门。我就把车里备的零食都搜刮了交给她,希望她年三十最起码不会饿肚子。”

黄宇驰在志愿服务中 黄宇驰供图

说到怕不怕,黄宇驰坦言,封城刚开始整个人都是慌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要囤些食品和物资,当时还不知道害怕。最开始作为志愿者上路的时候,当时对新冠肺炎了解不多,物资也不够,就只戴一个口罩搭载医护人员,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点后怕,但后来却是越来越不害怕了。

慌乱期过后,黄宇驰和007志愿者救援车队的另一位组织者蒋假期(化名)发动各方力量,为上路的一线志愿者配备了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以及酒精、消毒液等。“说实话,我们和车上的医护人员交谈很少,一方面是她们每个人都非常非常累,肉眼可见的那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喷出的口水会把口罩打湿,少说话能延长口罩使用时间。”

007志愿者救援车队 黄宇驰供图

最令她难忘的是曾搭载过一位72岁的老爷爷。她介绍,这位老爷爷以前是军医,现在返聘在社区医院工作,家住武昌,工作在汉口;封城之后,老爷爷每天早上步行2小时过江去上班。老爷爷不会微信这些,是医院里的小护士实在看不过眼,帮他在网上找的帮助。当时武汉已经实行分级诊疗,轻度病患向社区医院分流。爷爷所在的社区医院已经有3例感染的,就这样他还坚持去。他说他已经返聘在这家社区医院十几年了,街坊们都很信任他,“爷爷说,只要我在,他们就会有信心。”

记者在黄宇驰1月29日的朋友圈里也看到她对这件事的记录,“老爷爷说,他对打赢这场仗很有信心,他不怕。所以我也不怕。回家路上看到亮了灯。武汉加油。”

36岁的黄代俊同时兼职“007志愿者车队”和“123救援车队”的后勤协调,主要负责对接服务和需求,他目睹了前期来自医护人员的巨大需求,也目睹了志愿者们怀着一腔热血拼在一线,“最早的高峰时候一天排出去两百多单,大多数司机没有酒精、没有手套、没有护目镜、没有防护服,只有一个口罩”。

护目镜被水气蒙住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们。黄宇驰说她们后来找到诀窍,把洗洁精涂在护目镜上就不会这样水气凝结。 黄宇驰供图

“有时候会觉得,我做得越多,是不是错得越多”,他多加了一句解释,“是不是送那些热血青年直接面对感染。”武汉志愿者何辉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消息对他影响尤大,所以他停了两天志愿服务,用自己的渠道组织了一批防护服、护目镜和酒精,才重新联系了此前比较靠谱的司机志愿者,让他们领了装备再上路。

到2月10日,武汉部分大型医院已经配备了通勤车,或用附近酒店解决临时住宿,政府组织的网约车系统也已上线,为医护人员“摆渡”的需求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多,但黄宇驰还是停不下来。“我刚给社区医院运完一批物资”,电话那头的她语气轻松,就好像刚春游回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