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甘肃张掖市民乐县,祁连山下的油菜花入盛放期,油菜花海一望无际。(资料图)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5月14日电 (记者 丁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以及高度分散等问题突出,监测方法时空间隔大、费时费力,传统的人巡环境监管方式已力不从心了。”甘肃省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韩多钢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说,通过科技支撑手段建立天地一体化、信息共享、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势在必行。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是一座拥有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其生态地位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中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祁连山,逾八成区域在张掖市境内,当地亦是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和修复的“主战场”。
如今,智慧化建设、大数据监控对比和管护巡查成为了当下张掖生态保护的日常之举,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管格局,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019年7月,世界第一大马场甘肃山丹马场马匹成群,奔跑在祁连山下。(资料图) 杨艳敏 摄
韩多钢介绍说,该市以高分专项甘肃数据与应用中心为依托,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列卫星为核心,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建设以“一库八网三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一库”即生态环境数据平台;“八网”即实现对空气、水质、土壤污染、城区声环境、机动车尾气、辐射、排污、城市重点区域和人类活动密集区的一体化监测网络。
针对该市境内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市官方还建立了“三大平台”,即可以对保护区内的森林退化、雪线上升、草原退化、湖泊变化、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实现监管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另外,对于祁连山地区,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还于2017年研发“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基本架构已初步搭建完成,实现了数字林业到智慧林业的过渡。
“祁连山生态好转,用什么说话?数据是最重要的监测指标。”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局长廖空太说,该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仪、土壤呼吸测量仪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实现了从冰川、草甸、森林、灌木、草原五个台级的“数字化”全方位生态观测网络体系,为祁连山生态效益保护评估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大量第一手资料。
目前,祁连山(张掖段)范围内的179项生态环境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治,同时,该179项问题点位卫星遥感定位及比对监测系统已基本建立。
“更为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各部门实现共享。”韩多钢说,通过对祁连山和黑河流域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森林覆盖、草原植被、气象防雷、水利资源、水土流失、地理信息、农田灌溉等遥感数据的有效集成,为国土、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提供长期的网络数据共享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