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广交会:疫情下的外贸更需要精耕细作

新京报网

text

今年春季广交会还开不开,什么时候开,怎么开?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出了答案。

据新京报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第127届广交会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这将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贸易盛会首次完全以网络形式举办,实现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订单、做生意。

全球疫情大流行之下,很多事情都偏离了既定轨道,以全球化为基础的外贸更是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是受创尤深。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同比下降9.6%,稳外贸压力增大。只是,尽管疫情仍在蔓延,中外客商依然有着强烈的国际经贸合作诉求。

在此背景下,广交会不是取消,而是改线上,也是包括客商在内的各方合意的结果。

众所周知,广交会作为中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之一,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之称,多年来在中国外贸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报道,截至2018年,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超过1.2万亿美元,成交额占全国出口比重峰值超过50%,其在中国外贸版图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疫情,今年的广交会也将有大量采购商来到广州会场,进行现场洽谈交易。但鉴于疫情在全球的加速蔓延,以及我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防控压力,继续沿用以往的现场采购模式,已不太现实。在疫情期间线上业态全面暴发,以及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举办线上广交会,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性方案。

线上广交会并不复杂,就其具体运作方式来看,是展方邀请海内外客商在线展示产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供全天候网上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服务,以打造一个优质特色商品的线上外贸平台。

所以,这不过是一种交易媒介的变化,将传统的推介、对接、洽谈等环节,搬到云端,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次持续很多天的大型“网购”,不过“网购”的主角变成了两端的企业。而“网购”的品质与效率,早已在日常中得到验证。这次线上广交会值得期待。

这并非是广交会首次触网:在2003年“非典”期间,主办方就首次尝试“网上广交会”,当时达成意向成交2.9亿美元,确认成交7664万美元,给予线下展会有力补充。而作为广交会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探索,此后线上广交会一直保持了下来,至2011年广交会成立电商公司,传统广交会的“时间线”进一步拉长,形成365天线上广交会。

因而,与其说这次彻底线上化的广交会是出于疫情倒逼,不如说是多年来广交会数字化建设水到渠成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其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未来,随着贸易自由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将有越来越多贸易活动在线上开展。有专家预测,未来很多会展将以线上线下同时开展的方式进行,故而,此次线上广交会,其意义不仅是保证了历史悠久的广交会不中断,为“稳外贸”提供筹码,而且将为未来外贸的线上形态提供模板。

当然,线上广交会虽然不再受展台、谈判室、酒店等因素的限制,但其对云计算、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如果说过去传统广交会最重要的是走量,而步入线上形态之后,更要学会贸易的精耕细作,提升中国外贸的品质。

近来,中央频频提及稳外资、稳外贸,相关部门也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外贸的影响。在此语境中,超越疫情继续举办广交会也是“稳外贸”政策之下的具体实践。在防范疫情反弹与境外输入的前提下,借由线上广交会保证一些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可以最大程度对冲疫情冲击,实现外贸与防疫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