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會討論首款可穿戴產品是什麼時候誕生的,會討論哪些行業受可穿戴技術的影響最大,而可穿戴領域的創業活動越來越活躍則沒有人討論。
由於消費者的興趣和投資人的關注,可穿戴領域正呈現爆發式發展。事實上,通過深入的探究,就可以看到具體是哪些因素在驅動該領域的增長。
消費者的投資情況
要看消費者對來自創業者的可穿戴設備的興趣,最好的衡量因素可能是眾籌網站。在之前分析過的443個眾籌項目中,有64個屬於可穿戴設備。整體來看,該類別是消費者最有興趣的類別之一:儘管可穿戴項目僅占所有項目的14%,但它們的總融資額達到4100萬美元,占消費者投向硬體專案的資金的22%。
在那64個可穿戴項目中,有53%是腕戴/手戴設備,25%是頭戴設備,14%是身戴設備。很顯然,消費者對於腕戴/手戴一類最有興趣,特別是像Pebble、Kreyos和Omate這樣的聯網手錶項目,它們的預售規模都達到了100萬美元以上。毫無疑問,手錶作為第三屏的概念為大眾所認同。
投資人的投資情況
從投資人在可穿戴領域的投資去向角度來看,則是另一番景象。根據來自Mattermark和CrunchBase的資料,2008年至今,大眾在眾籌平臺上對可穿戴設備的投資額為4100萬美元,而投資人對該領域的投資則高達4.63億美元,覆蓋82家公司。也就是說,投資人的投資額達到眾籌平臺支持者的11倍多。
讓人意外的是,在那些獲得投資人投資的公司當中,58%在融資之前沒有進行過眾籌。同樣讓人驚訝的是,在曾成功眾籌10萬美元或以上的可穿戴項目中,只有19%後來成功獲得風險投資。
從比例來看,這意味著,在2008年以來獲得過風險投資的可穿戴項目中,只有23%是從眾籌網站上起步的。這表明投資人有將眾籌平臺上的成功納入衡量項目潛力的因素,但它並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
從類別來看,按照投資額來算,投資人對腕戴/手戴類設備最為看好:該類別占可穿戴項目投資額的32%,似乎反映了消費者對該類別的熱衷。
不過,僅占9%眾籌額的身戴類設備在投資人的總投資額中則占到26%。另一個差別在於,投資人還有投資意在強化或提升可穿戴設備的“軟體類專案,眾籌網站的支持者則沒有投資這一類別。
可穿戴領域的未來
如果說這些資料有說明什麼的話,那就是消費者和投資人對於可穿戴領域都很有興趣,這種興趣也在持續增長當中。6年前,可穿戴公司的數量屈指可數;而現在,這一數字已經大幅提升了。大眾和投資人都對腕戴/手戴設備最有興趣,說明他們對於該領域的未來看法一致。
不同的是,消費者在眾籌網站上投資的是產品,而投資人投資的則是概念。消費者和投資人均對聯網手錶很有興趣說明,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頗具吸引力的產品,這種產品前景廣闊。不管是消費者還是投資人,都為該類產品感到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