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 |美國:新一屆國會 新一輪黨爭

亞太日報

text

徐劍梅 華盛頓報道:美國第115屆國會3日宣誓就職,新一輪黨爭就此登場。

新一屆國會

新一屆國會中,共和黨在眾議院占241席,在參議院占52席;民主黨在眾議院占194席,在參議院占48席。

盡管兩黨在國會山的實力對比較大選前沒有發生顯著改變,但特朗普20日宣誓就職後,共和黨將自2007年以來首次全部掌控白宮和國會參眾兩院,這就打破了過去幾年來奧巴馬政府與共和黨掌控的國會相持不下的政治僵局,美國新一輪黨爭勢將擁有新的焦點、呈現新的特點。

不過,共和黨看似占盡上風,其實在參議院的優勢較大選前縮水了兩個席位。由於參議院通過立法需要三分之二多數票(60席),因此在包括移民體系改革、預算支出、提高聯邦政府借貸額度等絕大多數立法問題上,共和黨仍需民主黨支持。這一格局既為兩黨博弈留下回旋余地,也導致激烈黨爭註定將在特朗普時代持續。

在新一屆國會中,與去年大選投票顯現的選民結構相應,共和黨和民主黨的面貌迥然不同。共和黨國會議員中,87%是白人男性;而民主黨國會議員中,白人男性僅占41%。

與共和黨相比,民主黨選民基礎更廣泛、族裔構成更多元。就地域而言,民主黨在東西海岸和大中城市及都市帶根基深厚、優勢顯著;而共和黨在農村地區和橫跨美國中西部的廣袤鐵銹帶上,獲得壓倒性支持。其中鐵銹帶上的白人藍領,是把特朗普送進白宮的主力。

美國共和黨(左)和民主黨(右)的形象胸針

此間觀察家認為,兩黨選民基礎的分野,顯露了美國社會分裂的深度,對兩黨來說,構成了是相向而行,還是繼續極化的共同挑戰。從彌合國家分裂的角度,鑒於美國族裔多元化趨勢有增無減,共和黨需要思考如何爭取少數族裔的支持,而民主黨則需要制定“贏回”白人藍領的方略。

從美國國會研究機構的統計看,新一屆國會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傳統建制派占據多數。眾議員平均在任時間為9.3年,參議員平均為10.1年;眾議員平均年齡是57.8歲,參議員平均年齡是61.8歲。二是多元化程度有所提高。

今年眾議院首次有了一名土著(印第安人)聯邦眾議員,參議院則首次有了一名拉丁裔聯邦參議員,兩人都是女性。參議院中,女性聯邦參議員達21人,創了歷史新高。

新一輪黨爭

華盛頓國會山上將上演新一輪黨爭,雙方都牢牢盯住特朗普執政百日議程,預期將圍繞三大重點展開。

首先,特朗普執政班底人選的聽證確認。美媒預測,多數提名人選可望獲得通過,但參議院民主黨人可能會設法盡量延長聽證時間,一方面借此凸顯民主黨在環境、外交等領域的政策立場,一方面延阻特朗普政府和國會山共和黨人“取締奧巴馬遺產”的進程。

目前,聽證會爭議主要集中在特朗普提名的國務卿人選蒂勒森、司法部長人選塞申斯和衛生部長人選普賴斯身上。

蒂勒森因任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期間與俄羅斯方面長期密切合作,遭到兩黨眾多國會議員側目。如果出任國務卿,他在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問題和應對網絡襲擊等方面如何處理美俄關系,預計將是聽證會焦點。

塞申斯堅決反對奧巴馬的移民政策,普賴斯激烈批評奧巴馬醫改,美媒認為,國會山民主黨人為捍衛“奧巴馬遺產”,勢將竭盡全力試圖把兩人拉下馬,就算不能成功,也會設法拖延。

其次,《患者保護和平價醫療法案》的存廢。這一法案俗稱奧巴馬醫改,公認是奧巴馬執政8年“最重要的國內政策遺產”,自2010年成為正式法律以來,爭議巨大。廢除奧巴馬醫改,是去年大選期間特朗普的核心主張之一,為其吸納了大量白人中上產階級的選票。

早在去年12月,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爾就明確宣布,將把廢除奧巴馬醫改作為新一屆國會的第一要務。民主黨人則針鋒相對地表示將全力捍衛這一法律。

奧巴馬已定於4日造訪國會山,和參眾兩院民主黨人共商如何避免這一法案被廢。國會山民主黨領導層還決定展開輿論戰,大力宣傳奧巴馬醫改使兩千多萬美國人受益、提升預防醫學水平等諸多好處。

不論立法還是廢法,都需要參議院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這基本沒有可能。據美媒披露,共和黨因此計劃采取迂回方式,最早將在本周啟動只需簡單多數票的預算“調節”程序,然後利用這一程序的授權廢除奧巴馬醫改的諸多具體條款。

從技術層面,這不等於正式廢除奧巴馬醫改,且廢除舊法,需以新法代之,解決目前受惠於奧巴馬醫改的兩千多萬人的醫保問題。破舊易,立新難。對相關替代方案,共和黨尚無頭緒。

第三大重點,是奧巴馬簽署的多項行政命令的存廢。特朗普提名的白宮新聞秘書日前聲稱,特朗普上任首日就將撤銷奧巴馬簽署的一系列行政命令,但沒有說明具體會是哪些。

據美媒披露,國會山共和黨領導層計劃推動名為“午夜規則”的系列立法以清除奧巴馬政府發布的多項管制令,並立法限制行政機構的監管權力。此外,減稅、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等,都在國會共和黨人緊鑼密鼓的日程之中。

“蜜月”有多久

去年大選期間,國會山共和黨人與特朗普的關系磕磕碰碰,幾度“變臉”。大選結束後,雙方迅速言歸於好,關系進入“蜜月期”。

迄今為止,不論特朗普提名的執政團隊,還是他任性出格的推特言論,罕聞國會山上共和黨人的異議之聲,未免貽人“前踞後恭”之譏。

就目前披露的新一屆國會中共和黨議程看,與特朗普的百日執政計劃密切配合的痕跡明顯。一方面,雙方“蜜月”有基礎--擁有廢除奧巴馬醫改、減稅,放松政府監管等諸多共同目標;但另一方面,雙方賓主關系也相當鮮明--是共和黨在努力配合乃至迎合特朗普,而不是相反。

新一屆國會的第一個插曲頗能說明這一問題。國會3日開幕,眾議院共和黨人卻趕在2日夜間忽然投票通過一項修改草案,要把民主黨眾議長佩洛西2008年發起創立的跨黨派國會道德辦公室改隸眾議院道德委員會管理,削弱其獨立性。

3日上午,特朗普發布推特以“溫和措辭”批評此事,數小時後,眾議院共和黨人居然緊急開會撤回了這項修改草案。妥協如此之快,頗能說明新一屆國會共和黨領導層目前對待特朗普的心態。

盡管如此,不容忽視的是,呼之欲出的特朗普政府以劍走偏鋒的鷹派“政治素人”為主,而國會山共和黨人從領導層到普通國會議員,以溫和、資深建制派居多。雙方共同議程雖多,但“蜜月”究竟能維系多久,需要時間觀察。

至於曾經的裂痕,是已消彌殆盡,還是“潛入深水”,從俄羅斯“黑”美國大選的紛爭中亦可窺見端倪。

對這一爭議,不僅共和、民主兩黨在角力,共和黨內部也存在明顯分歧,許多資深共和黨國會議員認定俄羅斯網絡攻擊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而特朗普則堅持認為這是美國兩黨政治爭鬥的產物。近期,新一屆國會將就此舉行聽證會。

客觀上,如果認定俄羅斯“黑”了美國大選,不僅將對特朗普上臺後重啟美俄關系制造障礙,也勢將削弱特朗普的執政合法性。這種利害關系,可能是特朗普堅拒美國情報機構指責俄羅斯的潛在原因,也可能是國會山共和黨人面對特朗普的“堅拒”,態度溫和不予批評的原因。但至少可以認定,裂痕並未消彌。而且,分歧既然存在於深水之下,就可能有朝一日浮出水面。

作者簡介:

徐劍梅,新華社高級記者、十佳編輯,曾常駐內羅畢和倫敦,現駐華盛頓。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