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 王鹏
在雪域高原之上,中印两军仍在对峙。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政府立场日趋强硬,外交部、国防部等权威部门相继多次发出严正抗议并要求印军立即撤出中国领土;中国民间更是一片喊打之声,要求政府“教训”印度。印度方面,也是如此,新德里和北京一样持强硬立场,不肯相让;印度民间更是叫嚣“为1962雪耻”。
在喜马拉雅的群山之巅,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然而,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两个“十亿”人口级别的核大国再度爆发直接军事冲突所造成的毁灭性结果将是任何一方都难以承受的,因而战争可能性不大。可是老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战前夕也没有人预料一次意外事件会点燃整个欧洲的火药桶并将几千万生命送入绞肉机。如果说长期对峙是折磨,外交途径无法解决,战争手段两败俱伤,中印各退一步更不可能……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更有利、稳妥、可行地解决问题、结束对峙呢?
在笔者看来,“非战争军事行动”可能是一种有用的备选项。
所谓“非战争军事行动”(Military Operations Other Than War,简称MOOTW)最早由美国陆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其《作战刚要》中提出,指除了战争以外所有军事行动和军事能力的应用,可以作为其他国家力量工具使用的补充。
美军将其分为16大基本类型,包括军备控制、反恐、支援禁毒行动、实施制裁与海上拦截、强制隔离区域、人道主义援助、非战斗人员撤离、和平行动、护航、救援行动、显示力量行动、打击和袭击、军事支援民政当局、援助盟国或支援发暴乱、支持(敌国国内的)叛乱等。
中印实际上都已经在使用该手段。譬如派遣军人和推土机强行越界干扰、阻止中方施工人员以实现“陆上拦截”、“强制隔离区域”;中方则借沙场阅兵“显示力量”,以修路来实现“军事支援民政当局”等。
在两军皆欲进不得、欲退不能之时,哪一方能够一方面以强大的总体国力和军事实力吓阻对方的战争冲动,同时又能够利用非战争军事行动等手段在不引发全面(核)战争的前提下抢占先机,从而达到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战略声望的既定目标,谁就是赢家。
在明确上述认识后,我们认为中方似有如下可操作空间,运用“非战争军事行动”实现维和+维权的双重目标。
首先,为确保“非战争”,中方似有必要在核威慑层面上展示我战略火箭部队(包括核潜艇)强大的生存能力和二次打击能力,如核潜艇的“意外上浮”,战略导弹的试射与演习等。唯有如此,才有可能降低新德里鹰派势力在印度国内的话语权,从而降低战争爆发的可能。
第二,既然中方的初衷仅在于通过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中国在洞朗地区长期处于“有主权无治权”的不利状态(中国虽在法律上享有该地区无可争辩的主权,但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中国政府并未对该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与行政治理);而非打击印度军队,或通过挑起边境冲突来获得借口、发动全面入侵,那么中方就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地”(对洞朗地区领土的控制),而非“人”(驱赶或消灭入侵印军士兵)。
具体地,中方不妨派遣数量远多于印方入境士兵数量的施工人员(如三到五倍,孙子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此之谓也),以及以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以施工人员面貌进入施工现场的特种兵。在不开第一枪的情况下,通过肢体对抗(扭打、推搡等)等方式,第一是制止印方士兵对我方施工人员的骚扰、阻止,第二是视情况而定地将印方士兵向国境线以外挤压、排斥。
我方军人以肢体对抗这种非战争、不开枪、理论上不造成双方人员死亡的方式(但人员受伤将难以避免),实现排挤印方士兵的目的。同时,更大规模和战力的实战部队应该在洞朗地区周边,或演习以展示本区域占优的常规力量,或埋伏以备不虞。此外,及时准备好医疗人员,第一时间对我军及印军受伤士兵给予有效的人道主义治疗,同时借助外宣渠道和国际媒体将我军(a)有效控制洞朗局势,(b)实施对印军士兵人道主义救助的两件事实加以宣传。
最要紧的是,我方施工人员需抓紧时间,抢在大雪封山之前修筑好道路和哨所。如技术上可能,修筑永久性军事设施则更好。中央既然日渐重视洞朗地区巨大的地缘战略价值,那么就不妨将该地区堡垒化。这不仅在中长期来看是合宜的,而且也可发挥我军我国在工程、建筑技术领域的优势。永久性战斗堡垒、道路及配套设施一旦完善,则中国在该地区,乃至在整个藏南争议地区的军事存在无疑将大大增强。届时,即便仍有小股印军滞留于我领土之上,亦无法削弱我洞朗军事存在之优势,更无法实现将洞朗地区主权归属问题“争议化”、“国际化”的阴谋。
作者简介:
作者王鹏,亚太智库研究员,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资深新闻从业人员和国际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国际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